• 6阅读
  • 0回复

毛泽东思想阳光下开出瑰丽的艺术鲜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68-08-08

    【本刊讯】日本《长周新闻》七月三十一日在第四版刊头位置刊登了我革命油画《毛主席去安源》,同时刊登了钢琴伴唱《红灯记》的剧照一幅。
    《长周新闻》还发表题为《文化大革命开出的鲜花,两件革命文艺作品——钢琴伴唱<红灯记>和油画<毛主席去安源>》的文章,摘要如下:
    在全世界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亲自领导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全面胜利的形势下,中国七亿人民在文艺战线上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四十七周年而发表的钢琴伴唱京剧《红灯记》片断和油画杰作《毛主席去安源》,是毛主席的“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教导开放出来的瑰丽的鲜花。这两件作品是继革命现代京剧样板戏《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现代芭蕾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现代交响乐《沙家浜》之后取得的伟大胜利。
    毛泽东革命文艺路线的这些胜利鼓舞着日本的革命文艺战士和人民的斗争,同时沉重地打击了反对“齿轮座”剧团和无产阶级文艺路线的美日反动派、宫本修正主义一伙以及钻进反帝反修队伍的牛鬼蛇神。洋为中用
    钢琴伴唱京剧《红灯记》片断,是在中央文化革命小组第一副组长江青亲自培育、领导下创造出来的无产阶级的新型艺术作品;它是放射着毛泽东思想的灿烂光辉的中国革命文艺的又一朵美丽的鲜花。
    这一洋为中用的尝试是无产阶级革命文艺的新创作、新品种。它为西洋乐器和交响乐开辟了新道路,为中国传统戏剧的伴奏开辟了新道路;充分地显示了新文艺的强大生命力。它又一次显示了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文艺路线的无比威力。痛击国赫鲁晓夫的传说
    油画杰作《毛主席去安源》从设计到画成,只用了两个月多一点的时间。这样一件无产阶级艺术的杰作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创造出来,是进行着文化大革命的中国人民的又一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油画《毛主席去安源》所描绘的主题是,一九二一年秋天,在江西省西部的煤矿——安源,毛泽东主席播下革命的火种,掀起了中国革命史上闪烁着光辉的一页的斗争。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年的秋天,毛主席怀着革命的雄心壮志去到安源,亲自发动了一万七千名安源铁路工人和煤矿工人大罢工。罢工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接着,毛主席又亲自领导秋收起义(一九二七年),指引安源工人参加了这一伟大的武装斗争,从而指明了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这幅油画给了中国赫鲁晓夫迎头痛击。中国赫鲁晓夫贪天功为己有,编造传说,宣扬自己才是“安源工人运动的领袖”。其实他在一九二二年九月钻进安源,对抗毛主席的革命路线,犯下了一系列的反革命罪行。
    (文内小标题是原来的——本刊注)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