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美国一家报纸发表评论认为约翰逊写信给胡主席是故作和平姿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67-04-01

    【本刊讯】美《华盛顿明星晚报》三月二十七日发表弗里奇的一篇评论,题为《对约翰逊写信给胡的目的提出疑问》。详细摘要如下:
    关于约翰逊和胡志明交换信件一事的争论仍在继续进行,现在(至少在美国)似乎有越来越多的人对于胡把约翰逊的信公诸于世的作法表示惊异。但是真正的神秘之处倒不是胡为什么要公布这封信而是约翰逊首先为什么要写出并发出这封信。
    公布两人交换的信件暂时在国内使政府获得宣传上的好处,因为已经在小心的宣传下以为自己在这场战争的问题上是正确的公众,他们现在可能认为胡主席的信是粗暴地拒绝了总统的和平建议,而总统的建议一眼看上去是有礼貌而且是合理的。
    但是内行的人却了解得更清楚一些。不可能认为约翰逊、腊斯克或任何其他高级顾问,会真地相信在二月八日写给胡的信可能说服这位河内的领导人或者是导向谈判。
    既然美国提出的终止轰炸的比较宽大和有利的条件都已遭到北越的拒绝,那么约翰逊本人又何必送出一个新的、条件更苛的建议呢?这一建议几乎肯定是会遭到二月十五日以后所遭到的那种粗暴的拒绝的。
    原因也许是,政府希望正式地作出一种和平姿态(供以后宣传之用),以便表明,它并不是没有再作出某种和平努力就在二月十四日恢复轰炸的。
    约翰逊信件的语气是克制的,庄重的。听来是诚恳的。但是仔细观察,这封信的真正的外交性质就开始显现出来了。停止轰炸的条件是迄今为止最苛刻的。故意提出这样的条件以便使对方不能不加以拒绝。
    应当记得,在一九六六年初,美国准备不附带任何条件地停止轰炸,只要河内同意谈判就行。即使到了今年二月二日,总统也只是要求胡作出象征性的对等行动。
    然而在现在却出现了二月八日那封奇怪的私人信件。在河内看来,信中的要求差不多等于是要求它屈服。停止轰炸的交换条件是河内保证预先停止供应和增援它在南越的部队。这差不多是要求投降。
    约翰逊的信件是使人迷惑不解的。他在谈到为了促成和谈而停止轰炸的“困难”的时候对胡写道:“鉴于你们的公开的态度,我方采取这一行动必不可免地会使全世界猜测正在进行讨论,因而会损害这种讨论的秘密性。”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总统的目的是什么?如果讨论是按约翰逊的条件而不是胡的条件举行的话,不是也会引起全世界的兴趣吗?
    约翰逊这一建议比河内提出的著名要求究竟是怎么进了一步,是很难以了解的。
    至少可以说,约翰逊的信是使人莫名其妙的,但是华盛顿似乎无意加以澄清。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