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阅读
  • 0回复

苏修加紧搞“自由化”挖空心思捞美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66-11-05

    【本刊讯】日本《读卖新闻》十月十八、十九两日在《文化》栏连载了东大教授林健太郎撰写的文章,题目是《访问苏联和东欧之行:马克思主义已经动摇,拼命地获取美元》。摘要如下:
    我这一次最先访问罗马尼亚,然后途经保加利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最后来到苏联,在这里逗留了两个星期。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我在这次旅行中所得到的印象的话,那就是东欧共产主义国家目前正在从“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大幻影中迅速苏醒过来。
    当然,“马克思列宁主义”仍然是他们的正统哲学,在表面上不但不容许否定它,甚至连怀疑也不行。学者拥护修正主义
    重要的事实是,过去曾经大肆宣传说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不可动摇的,可现在却来了个大翻个。现实情况是,人们反倒大力否定马克思列宁主义。他们的所作所为,在我们看来,毫无疑问是“修正主义”。我想,在这一点上,中国共产党猛烈抨击苏联,完全是理所当然的。
    就普通群众来说,他们似乎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等意识形态几乎是完全漠不关心。政府拼命宣传说,“斯大林主义”其实并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现在所信奉的,才是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总之,“社会主义制度”曾经严重地把他们束缚起来,而且使他们自己也死心塌地地认为事情就是这样。他们再也不想要这个“社会主义制度”了。
    总之,首先应该指出,我们来到东欧共产党国家以后,马上就注意到的现象就是“没有意识形态”。欢迎西方游客
    如今的东欧,每到夏天就到处充斥来自资本主义国家的游客。
    东欧国家的共同特色是“民族意识”。各国都具有独特的性格,而对于西方来的游客却全都把他们抬得高高的。道理很清楚,主要是因为他们希望得到美元。
    在这一点上最露骨的就是美元的兑换率。在东欧国家,到处都有三种兑换率。一个是官价,一个是外国人兑换价格,还有一个就是短期逗留客人的兑换价格。就是说,这些国家希望尽量多得到一些美元。这种做法已成为激发所有官民力量的精神总动员。
    在苏联没有这种兑换率的差别,全是一美元换零点九卢布。这种情况曾使我一时感到很佩服,觉得真不愧是共产主义的发源地。但一仔细观察就发现,这种感觉是大错而特错的。苏联今年设立了通称“美元商店”的商店。在这个商店里,卢布不能通用,若不使用美元就不卖给你东西。这种商店里陈列着普通商店不出售的高级商品,而且售价比用卢布买便宜三分之一多,在接待外国人的饭店的地下室里还设有美式酒巴,这里可以喝苏格兰威士忌和法国的白兰地。这种商店正象日本被占领时期出现的随军小商店一样。我不能不怀疑,难道苏联是美国的殖民地吗?
    包括苏联在内的东欧共产党国家为了得到美元,说得极端一点,真是挖空心思,达到了“不知耻辱和声誉”的程度。
    应该看到,苏联本身最近已经迅速地实行“自由化”了,同时,它对卫星国的控制力也相应地大为削弱。东欧国家更希望增加对西方的贸易。但是,它们想从西方国家购买的东西多得很,而自己能卖出去的东西却少得可怜。因此,想依靠非贸易方法来获得外汇。
    东欧国家不仅仅如此,即使共产主义的老大哥苏联,也是连年缺粮,必须从加拿大购买农产品。在这种情况下,苏联不得不亲自出马疯狂地获取美元。(文内小标题是原有的——本刊注)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