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阅读
  • 0回复

苏修报刊恶毒攻击我文化大革命并诬蔑鲁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66-11-03

    【本刊讯】苏《苏维埃文化报》十月十八日就鲁迅逝世三十周年发表一篇文章,题目是《思想家—革命家》,摘要如下:
    伟大的作家逝世已经三十年了,但他仍活在尊敬天才、革命精神、人道主义的全世界读者的记忆中。
    鲁迅是一位革命的人道主义者。他第一个不加粉饰地去描写现实并在文学中创造了新的主人公
    ——普通的人。他对人的态度鲜明地反映在主要作品——《阿Q正传》这个中篇小说中。这里,鲁迅继承了谢德林、契呵夫、弗朗斯、高尔基的传统,他们都曾抨击人类的缺点,力图以此来唤起自己人民的觉醒。
    卓越的作家、民主主义者、人道主义者鲁迅第一个把中国文学介绍给全世界,使中国文学同欧洲文学彼此接近了。
    【本刊讯】苏联《文学报》十月十八日刊登了康斯坦丁·西蒙诺夫一篇文章《忆鲁迅》,摘要如下:
    二十八年来,鲁迅把将俄国文学译成中文的工作看作是他从事写作工作的不可分的重要的一部分。与此同时,还花了许多精力向中国读者介绍新兴的苏维埃文学。
    一九六六年十月里,在莫斯科想到鲁迅时,我不由得最先想起了这样一点,想起了鲁迅那样出色地和对这项事业的重要意义那样深信不疑地起过的把两国伟大人民的文化联系起来的环节作用。
    鲁迅在中国文学中起了高尔基在我国文学中所起的同样的作用。不管乍看起来是多么奇怪,还是有理由把他同普希金相比的。鲁迅作为一位再好不过的小说大师在我的概念中是与契呵夫并列的。
    我们苏联文化界人士深信,现在在中国发生的和名为“文化革命”的一切,是一种与人民格格不入的和暂时的现象。而苏中两国人民之间的文化联系和文学联系却是稳固的、非暂时的、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的现象。
    在伴随着所谓“文化革命”——实际上同革命和文化都毫无共同之处——而传到我们耳里的粗暴而卑鄙的反苏叫嚷大合唱的背景上,鲁迅的伟大名字听起来只能更响亮更纯洁。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