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国企红筹股:香港股市的生力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1-06-26

    1993年7月15日,首家内地国有企业——青岛啤酒有限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香港股市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时至今日,国有企业在香港资本市场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是七八年前人们所始料不及的。
    回忆在香港证监会任职的十年经历,史美伦在离港赴京出任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前夕,接受本报记者访问时表示,1993年首家国企在香港上市是她最难忘的工作经历之一,这一举措开创了国有企业到境外融资的先河,现在看来当时的决定是非常正确的。
    在香港上市的内地国有企业的股票称H股,是指在香港上市但是在内地注册的国有企业。与H股相关的还有红筹股,是指在香港上市且有相当股权由内地国有企业持有的中资企业,这些企业虽然在香港注册,但其经营业务与内地有着密切的联系。有些红筹公司,如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海油等,全部业务都在内地。
    来自香港交易所的最新数据,至2001年5月31日,共有54家国企公司在香港股市的主板和创业板上市,集资总额达1238亿港元,市价总值1267亿港元;在香港股市主板和创业板上市的红筹公司共68家,集资总额达5145亿港元,市价总值12195亿港元。红筹和国企股共占整个港股市价总值的29.5%。
    香港回归祖国后,随着市值和股票流通量的扩大,几家大型红筹公司,如中国移动、上海实业、联想集团和中国联通等,相继成为香港恒生指数成分股,对整个大市起主导作用。
    国有企业在香港上市的提出和筹备开始于90年代初,其目的第一是筹集资金,第二是将国有企业放在一个有众多国际机构投资者愿意投资的市场,使这些企业通过上市,逐渐成为符合国际惯例的现代企业。
    香港交易所集团营运副总裁霍广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有企业在香港上市的前期筹备工作并不容易。在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企业运作的理念也不太一样,如何把国有企业放在国际资本市场是一个不容易的问题。为此,香港交易所和内地有关单位做了很多前期准备工作。1992年9月,香港交易所在北京举办了一个长达两星期的研讨会,很多香港专业人士与会,从基本的上市规则、法律上的要求、会计的要求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解释。
    霍广文说,由于内地和香港的监管方式略有不同,在考虑内地国有企业到香港上市的问题上,内地和香港有关机构都希望国有企业同香港本地公司和来自其他地区的公司一样,受到同一水平的监管。霍广文认为,这一点非常重要,否则会影响投资者对香港上市公司的投资决定。
    继青岛啤酒在香港成功上市后,上海石化等9家大型内地国有企业作为第一批H股公司相继在香港交易所挂牌。同其他股票一样,在港上市的国有企业的股票在此后的几年中也经历了高潮和低迷。
    1997年是红筹国企在香港上市最热闹的一年,一批有实力的大型红筹国企公司,如中国电信(重组为中国移动)和北京控股等,吸引了很多投资者。这些红筹公司,对于投资者的吸引力在于它们经营上比较灵活,例如根据上市规则,红筹公司在周年大会上经过股东的一般授权,每年可发行不超过资本20%的新股。随着一家家大型红筹国企公司在港上市,内地企业在香港资本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
    霍广文认为,红筹国企到香港的上市,对企业管理文化和重组都有深远的影响。中国加入W TO后,长远来说能增加它们的竞争力,内地大型国企来香港上市也增加了香港上市公司的类型。以前香港上市公司中没有什么重工业,来香港上市的国企很多都是从事石油和煤矿工业等大型重工业企业,这不仅增加了投资者的选择,也进一步巩固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谈到同内地有关部门的合作,霍广文说,1993年6月,中国证监会、上海交易所、深圳交易所、香港证监会和香港交易所签署了五方合作备忘录,每年定期举行会议。最近,香港交易所同上海交易所和深圳交易所签署了互换资讯和上市公司数据的备忘录,使各地投资者能方便快捷地获得市场信息。霍广文认为,内地和香港证券市场相辅相成,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内地这块“饼”会越来越大,内地和香港市场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近两年来,随着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国企在香港上市,香港的红筹国企集资额在近两年均大幅增长,从1999年的598亿港元,大幅上升至2000年的3460亿港元。与此同时,内地的资本市场也获得稳步增长。1999年内地A股集资总额为557亿人民币,到2000年增长至979亿人民币;B股集资总额在1999年为4600万美元,2000年为1.69亿美元。内地和香港的资本市场出现了“双赢”的局面。
    作为主要国际金融中心,香港交易所为内地企业发挥了重要的集资作用,成为内地企业通往国际资本市场的桥梁。在红筹国企上市的海外市场中,香港的集资额占有率达84%,香港是红筹国企股票流通量最高的海外市场。红筹国企在香港上市也促进了香港资本市场的发展壮大。至2001年4月,香港股市的市价总值同本地生产总值的比率高达354%,大大超过了瑞士的277%,英国的170%,美国的116%和日本的66%。
    市场人士认为,香港最大的潜力在于继续发展成内地筹集国际资本的中心。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