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阅读
  • 0回复

德国经济专家撰文认为 :中国进行金融改革适逢其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97-10-02

【美国《纽约时报》9月28日文章】题:中国需要市场改革(作者 德国德里斯顿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克劳斯·弗里德里希) 
     中国历时20年的经济改革之旅现在处于十字路口。 
     在本月早些时候于北京召开的共产党的代表大会上,领导人们确定了改革中国死气沉沉的国有企业宏伟目标。但在某些方面,中国仍然面临着难以逾越的障碍。中国的金融市场相对来说仍然处于未发展阶段,因而只能为企业改革提供有限的支持。扩大市场以及放宽对市场的管制至关重要。 
     一些人认为,中国目前放宽金融管制的时机不对,指出东南亚出现了货币动荡。然而反过来看才是合理的:通过强调对改革的承诺,中国领导人可以帮助稳定让人提心吊胆的市场,在这个地区发挥领导作用。 
     在中国,改革的时机也是正确的。过去20年的改革基本上避开了中国的10万家国有企业,这些企业仍然在工业产量中占了将近一半。这些企业严重地消耗着中国的资源。根据它们目前的状况,它们是靠着国有银行提供大量的廉价贷款才得以生存的。 
     在许多情况下,干脆将这些企业关闭从经济上来说是明智的;在另一些情况下,这些企业也可以赢利,但是必须大幅度降低成本。 
     关键问题是要调动放宽了管制的金融市场为存款人和借贷人创造的强大的积极性。 
     中国已经有了进行金融改革的国内资源。国内存款几乎等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30%。然而这些存款没有得到合理支配:处于发展初期的金融市场几乎未给存款人提供任何选择;大多数人仍然将他们的钱存入国有银行。 
     如果允许金融市场扩大范围,增强流动性,中国的领导层就可以改变这种等式。市场中介机构(包括投资银行和共同基金会)之间的竞争可以鼓励中国的存款人要求自己的存款得到合理的收益,而不是现在从存款上得到的可怜的收入。与此同时,可能得到的资本又将成为悬挂在国有企业经理们眼前的令人垂涎的胡萝卜。 
     愿意按市场价格付钱的企业将得到改革的资金,进而变成赢利的企业。剩下的企业将面临丧失贷款生命线的前途暗淡的未来。同时,放宽金融管制还能够创造出新的公司,吸收濒临倒闭的国有企业中无事可干的工人。 
     放宽金融管制还可以让中国走上加强与西方国家的竞争能力的发展道路。由于不能得到廉价贷款,中国的国有企业将不得不中止它们以高额补贴的价格出口产品的习惯。这可以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铺平道路,并且防止贸易冲突。 
     幸运的是,中国手中还有一种催化剂,它可以从大约2500万旅居国外的有中国血统的人组成、广为分布的中国社团中召唤大量的企业人才。 
     这些金融技巧和资源是中国改革国营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利用海外华人中的人才加快实施放宽金融市场管制的计划,中国的领导人就可以解决一些紧迫的问题。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