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3阅读
  • 0回复

震动美国的邮局大惨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6-11-29

    【新加坡《联合晚报》十一月十三日文章】题:邮局变屠场
    一九八六年八月二十日,星期三,四十四岁的邮差谢里尔在清晨六点就起床了,然后象往常一样淋浴、刮胡子,煎了一个荷包蛋、泡了一杯咖啡,在吃完简单的早餐后,他甚至把杯子和盘子全都洗干净了。
    但这一天绝不是普通的日子,在一个多小时之后,谢里尔开枪打死了十四个人。
    谢里尔以前服役于美国海军陆战队,退伍后到俄克拉荷马州埃德蒙市邮局担任邮差,但他却是该邮局有史以来最糟糕的一位邮差,有一次他把一叠寄给华尔超级市场的信件原封不动地带回局里,说他找不到华尔超级市场。事实上,华尔超级市场是埃德蒙市规模最大的超级市场,而且距离邮局只有几条街之远。
    由于他的工作表现太差,在前一天,他的上司比尔·布兰德督察把他叫去骂了一顿,并且警告他说,如果再不好好工作,就要把他开除。谢里尔个性怪癖,一人独居,似乎什么工作都作不好,他老是觉得四周的人都在嘲笑他。
    谢里尔在心里想道,好吧,今天我要好好让他们知道我的厉害,我要让所有的人都知道,我可不是好惹的。
    他在清晨六点五十七分抵达邮局大楼,把装满手枪和子弹的邮袋从汽车前座上拿下来,从大楼后面邮局人员专用的出入口溜进邮局内。当时,在邮局内,已有九十五位邮局人员在工作,但没有人注意到,谢里尔在进入邮局后,马上转身把双重的铁门的·门栓锁上。他从皮袋中取出一把已装上九颗子弹的四五口径自动手枪,然后把袋子扛在肩上。接著他一言不发,大步走向大厅中央的邮局督察柜台。在前一天骂过谢里尔的比尔·布兰德不在那儿,但另外有两位督察在。他一言不发,开枪射击。
    第一颗子弹命中里克·艾瑟督察,他当场死亡。第二颗子弹射中邮差麦克·洛克尼。麦克只来得及大叫一声:“哦!不!”就倒地死了。
    这时候是早上六点五十九分。
    其余的邮局工作人员吓得大叫,争先恐后逃向出口,但第一批邮局人员赶到出口时,发现出口已被谢里尔事先锁上,他们被挡在出口的大门前,紧接着赶到的其余邮局人员撞在他们身上,大家在出口前挤成一团。谢里尔这时候杀得凶性大发,见人就开枪,厅内到处有人倒下死亡或受伤……
    几位邮局员工已经设法打开了被谢里尔关上的大门,并逃到大厦外面。但其他人仍然留在大厦里,躲避凶手的追杀——他们若不是因为太害怕以致于不懂得逃跑,就是认为,他们只要躲了起来就安全了。
    谢里尔为他的自动手枪换上新的弹夹,然后开始寻找更多的射杀对象。他在一间小寝室里,找到五名妇女,她们全部都紧抱在一起,吓个半死。
    谢里尔扣动扳机,这五名女人全部发出恐怖的尖叫,伸出手来想加以阻挡,但她们全都死在谢里尔枪下。这时壁上的时钟指著七点○四分,谢里尔走出沾满血迹的寝室。他走进隔壁的另一间寝室,发现有四名职员躲在那儿,一男三女。
    令人难以相信的是,当时他们的人数是四比一,而且谢里尔的手枪这时候也没有子弹了,但他们仍然互相紧抱在一起,以充满恐惧的眼光看着谢里尔站在他们面前从容地装上子弹,然后一一将他们射杀,只有一人侥幸未死。
    三十岁的威廉·米勒蜷身躲在一个角落后。当谢里尔向米勒走近时,米勒跳出来,想抓住谢里尔的手枪,却反而被谢里尔射中胸部。
    在七点○九分,谢里尔把他的手枪对准自己的头部,扣下扳机,结束了自己的性命。
    整个屠杀过程只进行了十分钟。
    在美国历史上,类似的疯狂屠杀事件,以前只发生过两次。第一次发生在二十年前,也是在八月里,一位名叫查理·惠特曼的男子攀上奥斯汀德州大学校区的水塔,用枪打死了十四名无辜者。
    第二次发生在一九八四年,一位名叫詹姆斯·胡伯特的男子,在加州圣伊西若的一家麦当劳疯狂射杀了二十一人,其中有很多儿童。
    在过去二十年内,这种似乎没有什么理由的疯狂集体大屠杀事件,不断出现在美国,成为美国二十世纪末期一个很奇特的现象:一个心理不正常的人,为了某些微弱或甚至无法理解的动机,就残酷地屠杀跟他相识或完全不相识的人。
    谢里尔究竟为什么干下如此惊人的屠杀事件,没有人能确实知道,尤其是他自己最后也自杀身亡,更无法去追查真正原因了。若说他是因为遭到上司责骂而实行报复,那又为什么连无辜的同事也一起杀害呢?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