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台湾因外汇储备引起的忧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5-11-26

    【香港《明报》十一月十八日文章】(作者康翎)台湾外贸连续创出巨额盈余纪录,而致收益大增。反映在外汇储备上,是空前未有的高水平,但这种现象是不是对整体经济有利,已引起不少争论。有些评论者更把它看作是一个政治问题。只需六十亿美元储备根据最近宣布的数字,台湾的外汇储备达到了二百零五亿美元,大部分是由国际上流通的货币和债券组成,而不包括黄金在内。
    但经济专家现在反而觉得担心,认为外汇储备太多是一件坏事。第一,外汇储备不断增加,造成货币供应量跟随扩大,最终可能加剧通货膨胀的压力,刺激物价上升。第二,台湾在内部经济建设项目上,有不少是向外国金融机构借贷资金的,外债数目约是七十亿美元,须支付较高利率,而外汇储备存放国际所收的利息,远较支出的利息为少,因此,有人主张调动外汇储备去付清外债,以免长期吃亏。第三,台湾的经济建设和投资范围,仍非常需要新的资金去补充,台湾到目前为止仍是内部资金不足,但外汇储备搁置不用,显得十分不智。
    经济专家指出,外汇储备的正常数量,以相当于三个月的进口额为适当。今年上半年,台湾每个月进口额约为二十亿美元,换言之,维持六十亿美元外汇储备,已足够安全了。
    有些意见主张把外汇储备调回来,首先解决公营事业的亏损问题,因为台湾有不少公营事业面临倒闭危机,急需增加资金去支撑。此外,在工业生产处于转型期阶段,如果政府提供由外汇储备而来的资金,帮助厂商淘汰机器,引进设备,工业生产技术便有加快升级的希望。存放名义引起争论这些建议一直未能打动台湾政府的决策阶层,在外汇储备象滚雪球般膨胀后,政治上开始产生疑问和争吵。今年年初时,中央银行行长张继正在立法院被追问外汇储备的事,其中较为尖锐的一点,围绕在外汇储备是用什么名义存放在外国,以及有关的详细情形。关于这个问题,张继正拒绝正面回答,但在不断指责的压力下,终于透露是“以三个公司”的名义在外国开设银行户头存放。中央银行的解释说,台湾的政治地位特殊,存放海外的资产可能面对被敌对政权接收的风险,所以,采取较为隐蔽的存放方式,是“以防万一”。在理论上说,外汇储备是归全民拥有的财产,如果用某些特别机构或个人名义存放,在局势发生变动时,这些钱的去向便很难追寻。这问题是台湾经济圈公开或私下表达不安的焦点。在外汇储备愈来愈多,而官方毫无有效动用的意向时,猜测和传闻便更加不易阻止。
    民间的资金去向问题也受到很大关切。由于出口贸易高速度增长,无论是机构或是私人手上存储的资金,都达到了“可怕的数量”,且因台湾严格管制外汇和抑制资本外输,过剩资金被困在银行系统内,因投资意愿(包括房屋交易)疲弱而缺乏出路,真正是“钱多为患”。资金回流如水决堤中央银行行长张继正不久前接受访问,谈到了他面对的尴尬时说:“去年有八十五亿美元外汇出超,今年估计恐怕不会少于八十亿,这样的压力不得了……只要物价有个波动,钱又全出来了,等于洪水一下决了堤,这很可怕。还有就是各银行收的外汇比较多,近二十亿存在美国,因为美国的利息高。假如美国利息降了,钱都回来了,那也不得了,一下子是上千亿台币要出去,所以压力很大。”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