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全面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4-10-03

    南斯拉夫《经济政策》载文说,中国掀起的技术革命浪潮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对外开放政策使合资项目不断增加;中国领导人以巨大决心承担起国家未来的责任,进行着深刻的经济和社会改革
    【南斯拉夫《经济政策》八月十三日文章】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全面发展
    不久前,中国在广交会上展示了第一台微型电子计算机“长城—100”。这实际上标志着中国跨进了世界现代技术的行列。尽管这是一个小小的开端,但是中国掀起的技术革命浪潮给人印象却十分深刻。去年在中国注册的二百一十四项专利中,又增添了一台每秒运算十亿次的“银河”巨型电子计算机。
    中国正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将使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摆脱贫困、走向繁荣的向科学技术进军的运动。在一定意义上讲,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耀邦给了“那些对现代科学不感兴趣、对世界上新的发展潮流漠不关心的领导干部”以最后的机会。
    中国与世隔绝了十八年之后,于一九七九年开始对外开放。这一政策几乎每天都在加速。五年前中国决定对外资敞开大门时,立法者的主要任务是尽量多地规定限制性条款,以防外资在中国泛滥,结果大失所望:从一九七九年至一九八二年总共签订了八十三个联合投资合同,投资总额只有一亿四千万美元。自去年以来,中国对“外资法”已做了修改,制定了许多有利于外国投资者的新条款。
    尽管中国的外债只有三十亿美元,是发展中国家中最少的,外汇储备有一百四十三亿美元,但中国意识到,对这种突飞猛进的发展只靠自己的资金是不够的。因此它对外资实行全面开放。一年之内,联合投资项目增加了一倍,投资额增长得更多。外国在华投资企业的代表在谈到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时,对中国政府及其开放政策的长期性是信任的。
    曾多年在中国经营一家电子公司的华侨王老板的代表总结经验说:“中国人能够生产优质产品,技术是不成问题的,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也是不成问题的,问题在于管理方式。”霍尼韦尔公司的代表理查德·海因说:“中国只要解决管理问题和报酬问题,就会成为新的日本”。
    西方专家们认为,今天中国的技术水平同发达国家相差二十年。不过到那时,中国肯定将成为一个有实力雄厚的电视机、通用电子计算机、基本电讯设备的世界性生产者。
    为了改变企业的管理方式,就必须同时进行巨大的和深刻的社会改革。
    从中国主要政治领导人的公开讲话中可以看出,他们正以巨大的决心承担起国家未来的责任。事情越来越清楚,中国人不希望建立贫穷的社会主义,他们在冲破过去的思想羁绊,首先为农民创造了通过劳动致富的机会。这也促使其他领域必须实行同样突破。中国已一连四年实现了农业高速度增长。仅在去年农村人均收入即增长了百分之十四点七,而全国人均收入则增长了百分之六点四。这就为赵紫阳总理在人大会议上做报告时提出如下主张提供了根据:现在是该放弃“吃大锅饭”政策的时候了,是该采取积极措施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劳动者的劳动效率、以增加劳动者的收入的时候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