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日刊谈推动日本企业前进的动力是什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2-03-03

    【日本《现代》月刊文章】题:日本的强大在于“公司内的传奇”和活样板(作者: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帕斯卡尔)
    哈佛大学和在经济院校中最近一直被评为第一流院校的斯坦福大学有很多来自日本的留学生。其中多是日本企业派来的。从他们回国后的情况来看,决不是很快地担任很高职务。
    他们和其他没有留过学的职工完全一样,逐步走向负责的岗位。在这个过程中,在努力熟悉工作和使周围的人承认其实力的同时,逐步晋级。所以到四十岁左右,真正走上负责岗位时,部下就愿意与其合作。因为对上司产生了信任感,所以作为组织的力量就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美国也并不是没有实行这种形式的人事制度的公司。例如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就是其中之一。在美国有数的企业之中也有一些要争个高低的优秀公司,这些公司实行与日本公司极为相似的人事制度。虽然同其他企业一样,每年录用相当数量的工商管理硕士,但并不马上给以特别待遇。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宗旨是,“所有的职工都必须是个好兵”,即使是工商管理硕士,也要让其从现场的工作做起。这就是说,为了成为好兵,要让他们从枪支的使用和战壕的修筑学起。掌握基本知识之后再当中士。也就是说,按照日本的级别,再担任股长的职务。这样做,使其逐步晋级。本人也自然地具备了作为实业家的能力。部下也就能够听其指挥。
    在美国,发展顺利的企业和日本的大部分企业采取这种方式为什么会获得成功呢?
    为了解开这个疑团,近二十年来我一直对日美两国的代表性企业进行研究比较。结果发现了活样板在企业内组织方面的重要性。所谓活样板就是完全活着的榜样式目标,先进者成为带动后进者的力量源泉。
    例如松下电器公司的松下幸之助。可以说他是活样板的典型。使多达几万人的职工心目中都有松下幸之助这样一个人的具体形象,并在退职后的酒席宴会等场合成为人们谈论的中心。但是活样板并非必须是总经理。可以说,不管是股长还是部长,只要是对于部下来说成为学习目标的人就具备了作为活样板的资格。
    我作为经济院校的教授,研究了在日本企业的好的方面中能够适用于美国的经营技巧。愈是了解了日本企业的现象,愈使我痛感文化传统和社会传统所起作用之大。
    日本和美国都是立足于资本主义和民主主义的国家,经济活动当然也是基于这两大原则而进行的。但是我不由地感到,日本企业的发展可能不仅是基于这两条原理,还基于其他别的要素。
    同时我感到,我的想法接近于如下的见解,即:日本的企业不仅是根据资本主义的原则,而且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封建主义这三个原则之上的。
    也就是说,在筹措资金或拟订生产计划等方面,当然是按照资本主义原理办事。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增加工资和预测需求以确保生产体制的行动方式确实不是资本主义以外的东西。
    但是如果把目标转向企业内部的组织原理,就会发现这里有极为接近社会主义的东西。例如就工资而言,总经理和新职工的工资,尤其是就纯收入比较来看,其差距顶多不过十倍左右。在美国,这种羞距达五十倍的企业也不是那么稀奇的。日本方面的平等程度比美国高得多。第三是封建主义。人们常说的对企业强烈的忠诚心和归属意识、或者终身雇用制的传统,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封建时代的意识延续到今天的结果。这三个“主义”得到巧妙的配合,成为推动日本企业前进的动力。我也赞成以上这种意见。当然,这三个主义并不是分别以独立的形式共存于日本的企业之中。但是大概可以说,社会主义式的组织运营和封建主义式的公司内意识支持着整个公司采取的资本主义行动。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