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美报专稿:《缅甸国籍法案使数百万人忧心忡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80-08-25

    【美国《纽约时报》8月13日刊登亨利·卡姆发自仰光的一篇专稿】题:确立两种缅甸国籍的法案使数百万人忧心忡忡
    奈温总统的政府正在异乎寻常地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和准备,打算制定一项国籍法,这使数百万不是被公认为本国种族中土生土长公民的人感到忧心忡忡。
    地方政府机构和执政的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的各组织上月采取了一项不寻常的措施,把这项法案交给了公众讨论。这项法案规定要确立两种国籍,一种仅限于缅甸本国公民,另一种是入缅甸籍的公民的国籍。按照这项法案,入缅甸籍的公民很可能要在政治、经济以及社会方面面临严重不利。
    这项法案禁止入缅甸籍的公民进入军队和选举产生的党政机构,而且不许他们在国家的经济生产和分配部门担任领导职务。
    在缅甸,大多数经济活动都是由国家官方经营。关于这项已交给公众讨论的法案的资料说:“除这些之外,应该考虑还不得给入缅甸籍的公民哪些权利。”约三百万人受影响很难从缅甸政府得到统计数字,因为它对国家的一切事情都只字不谈。但是,设法了解到情况的外交官们估计,在缅甸3,300万人口中,约有300万人不属缅甸本国的种族。其中大多数是华人和被这里称为“印度人”的人,其中包括从今天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迁来的全家人。
    据信,有两点会促使这项法案得到通过。一是人们长期以来普遍认为,自英国殖民时代起,华人和印度人就从缅甸的经济中捞到过多好处。据估计,自奈温1962年夺取政权以来,这种情绪已导致50万“外来人”(其中许多是在缅甸出生的)在压力下离开了缅甸。
    另一点是,缅甸认为,亚洲的人口和政治状况使这个人口不很多的国家对人口过多的国家,特别是对孟加拉国和中国产生了吸引力。缅甸政府虽然从来没有公开说过这种看法,但在私下谈话时表明了这一点。
    同孟加拉国接壤的若开邦,几十年来一直是边界对面的数以万计的孟加。拉人的目标,因为,他们在那里能找到他们自己国家非常罕见的可耕地。由于中国的政策第一次把历来实行自治的山区部族民纳入了中央政府的领导,因此使数以千计的部族民越过尚未明确划定的缅中边界进入了缅甸。
    1978年,缅甸开始登记外国侨民时,由于若开邦的官员采取了强硬措施,迫使约20万孟加拉国侨民蜂涌逃回孟加拉国营地。
    据认为,国际上不赞成缅甸这种做法的反应,在使奈温先生同意在联合国负责难民事务高级专员监督下让这些人返回缅甸方面起了重要作用,现已有约17万人从孟加拉国返回了缅甸。
    缅甸人是不赞成这批孟加拉人回缅甸的,这也许是因为这些人是一个佛教占统治地位的国家的穆斯林的缘故,而若开不是不知道印度次大陆上宗教之间的紧张局面。缅甸人和外交官们认为,这种广泛的不满情绪和联合国对这些返回来的人的援助,已迫使奈温总统草拟了这个拟议中的国籍法。
    这项拟议中的国籍法在决定外国侨民加入缅籍的事务方面,将授于地方移民机构以很大的权力。在一个下层官员中贪污现象司空见惯的国家里,这似乎将给用钱行贿来左右这种决定提供机会。因此,华侨似乎不象次大陆血统的侨民那样担心,因为,他们拥有的经济实力比印度侨民强。仰光人口中许多最贫穷的人是印度血统的侨民。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