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美报文章:《苏联试行灵活上下班时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8-05-23

    【本刊讯】美国《纽约时报》三月二十日刊登戴维·希普勒发自苏联科赫特拉亚尔维的一篇专稿,标题是《苏联试行灵活上下班时间。据说很成功》,摘要如下:
    在这个爱沙尼亚工业城市,约有三百个机关工作人员、实验室技术员、工程师和机械师每天在他们自己选择的时候上下班。
    只要他们一周工作四十一小时,在一天规定的某几个小时内呆在工作岗位上,其余的工作时间就可自行安排,主要是可以使他们有效地安排他们的业余时间。这是苏联目前在试行的“灵活上下班时间”制度,西方偶然也试行过这种制度。这里赞成试行的人说,这种办法行之有效。利夫希茨是这项计划的提倡者。他是一位心理学家和工程师。他说,“这样做是为了在心理和生理上适应各个人的能力。这种能力逐日发生变化。这是为了赋予工作以人性。”
    从基本上说,这种办法就是让人们灵活掌握上下班时间,在一天的规定的几个小时里,他们需要呆在办公室里,其余的上班时间可自行选择。全都从十点工作到中午譬如,有一个会计室允许它的职员在从上午八点到十点这段时间内的任何时候上班,在从下午四点到七点半这段时间内的任何时候下班。但是所有的人从上午十点到十二点,下午两点到四点这几个小时内必须都呆在办公室里。从中午十二点到下午两点,他们至少有半小时的吃饭时间。
    利夫希茨解释说,一个职员如果想多干一些,一天可以上班多达十小时。需经工会同意,但他每天不得超过十二小时。弥补损失的时间管理人员对这种办法很热情。一个原因是,这样可以弥补因迟到或个人困难而失去的时间,不再需要发加班费。
    利夫希茨解释说,每周工作四十一小时,如果工作超过四十一小时,可以把多余的时间存在“时间银行”里。职员以后需要请假的话就可以向银行提取时间。问题在于,他只能提取他所存入的时间中的百分之八十五。其余的百分之十五作为公积金,以便让上级用来奖励那些成绩出色的工作人员。
    利夫希茨说,这项办法颇受职工的欢迎,因为这样可以“不必担心迟到、职工不必在上下班最挤的时候挤车、让工作的母亲在孩子下课后有更多的时间管教孩子”。
    调查研究表明,人们倾向于比规定时间早一点上班,早一点下班。一般他们在一周的头几天每天多上一些时间的班,然后在星期四和星期五就少上一些时间的班。
    对本市的职工进行的调查表明,百分之六十九点三的人认为,对他们来说,时间的价值增加了。百分之六十七点八的人认为,他们有更多的时间管教孩子了。百分之六十四点八的人可以有效地安排他们的业余时间了。有一半的人认为上班时不那么紧张了,同上司的关系也变好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