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中国最近对苏联的研究转变为重视实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8-05-08

    【本刊讯】日本《朝日新闻》四月二十二日刊登该报记者木村明生写的一篇访华观感,题目是《中国最近对苏联的研究,转变为重视实证》,摘要如下:
    在要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中国,目前正在建立研究“当前的敌人”苏联的体制,并使之现代化。我作为苏联问题研究人员访华团(团长是东大教授辻村明)的一员,最近访问了北京、西安、南京和上海,历时十六天。通过和有关人员的交谈,给我留下的强烈印象是:中国在大体上整顿了研究体制以后,要从按意识形态下结论的方法,改变为采取有学术价值的实证的方法。
    北京大学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后期,已被“四人帮”操纵,成了批判邓小平的据点。据这个大学的教育革命组的张俊彦教授(经济学)说,这几年来,对苏联问题的研究遭到了严重的阻碍。“四人帮”提出“知识越多越反动”,压制学术研究。
    因此,这个大学对苏联问题的研究至今极不充分,除了经济系有苏联经济问题的讲坐之外,只有国际政治系在“三个世界的理论”讲坐中研究“第一世界”(美苏)。历史系虽然开了俄国、苏联史讲坐,可是现在主要是讲俄罗斯帝国的扩张的历史,对关键性的苏联现代史却没有涉及。图书馆有关苏联的文献中,许多都是旧的斯大林的著作。但是,却找不到在研究现代苏联时不可缺少的资料,如《勃列日涅夫演说集》。看到的研究西方的书籍也很少。但是,新书陈列室里摆了许多已翻成中文的俄国文学和苏联文学书籍,例如:墨渍犹香的托尔斯泰的《复活》,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张教授虽然坦率地承认现状是不令人满意的,但是他指出,正象人们看到的那样,研究学术问题的最高领导机关科学院和社会科学院已经确立了。全国性的科学研究体制正在建立之中。进而,关于研究苏联问题的意义,他引用了孙子兵法中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作了说明,并说,“马克思主义是重视现实的。毛主席教导我们要‘实事求是’。”他强调了今后研究苏联问题时也要采取实证方法。
    不仅北京是这样,而且据说,南京大学也正在制订以某种形式统一和加强目前分散在历史系(包括苏联经济讲坐)、外语系(俄国、苏联文学)和政治系(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与有关苏联问题的讲坐。
    此外,引人注目的动向是重建人民大学。这是解放后在北京设立的旨在对经济机关的干部实行再教育和培养经济学教师的大学。在五十年代中苏“蜜月”时期,人民大学曾是研究苏联和东欧问题的中心。而在文化革命时期认为“不需要经济管理”,这所大学事实上是解散了。不妨说,它的重建是中国重视现实的姿态的表现。
    而且,如果综合一下中国方面有关人员的谈话,使人感到似乎社会科学院内已经设立了“苏联问题研究组”。今后将以此为中心,制订统一的、有组织的研究计划,并可能创建相应的新的机构。
    这次从日本首次邀请苏联问题研究人员访华交换意见,也许可以认为就是迈出采取实证方法的一步。在同有关人员交谈当中,谈到了苏联经济特别是农业的现状问题、苏联社会的阶级关系问题、勃列日涅夫总书记的接班人问题、日苏、中苏、美苏关系展望等广泛的问题,尤其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中国方面对日本研究苏联问题的现状寄予极大的关心。但是,在中国方面对苏联政治经济问题的议论中,使人感到,突出的仍然是原则议论和重复众所周知的事实,在利用新的具体的资料特别是西方的研究成果方面,似乎有极不充分之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