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香港天文馆顾问业余天文学家廖庆齐谈吉林陨石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6-04-25

    说这次陨石雨有很大的科研价值;更难得的是吉林人民并不迷信,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极详细的纪录,这是世界上少有的    【本刊讯】香港《文汇报》四月二十三日刊登题为《香港天文馆顾问、业余天文学家廖庆齐谈吉林陨石雨》的专访文章,摘要如下:    本报记者就我国东北吉林地区降落了一次世界历史上罕见的陨石雨一事访问了本港业余天文学家、市政局天文馆顾问廖庆齐,由他介绍关于陨石雨形成的过程及研究价值。    廖庆齐表示,每日由太空进入地球大气层的太空物体重量不少过五万吨,但多在进入大气层后燃烧成灰烬,小部分落到地球上的陨石,多是体积小,而且很多落到海洋或人迹罕至的地方。象这次吉林地区降落的大型陨石,散落范围这样大,而又由群众细心地进行观察,和准确纪录时间、爆炸过程及散落地点,作科学研究之用,是相当难得的。    他解释流星、陨石雨和陨石等天体现象的形成原因时称,在太空中有无数的天体物质在飞行,有些经过地球附近,被地球强大的吸力吸入地球的大气层。这些物质的飞行速度可达每秒三十至四十英里。当它们进入大气层后,与大气发生剧烈的磨擦而燃烧,通常在离地球表面四十至七十英里的高空着火燃烧,这就是我们在夜间看到的流星(或称为陨星)。那些体积小的流星通常在大气层里燃成灰烬而消失。若整群流星进入地球大气层,像雨点般散落,就是陨石雨或流星雨。有些体积巨大的流星,能够未完全燃成灰烬而落到地面上,这些流星残余部分,就叫做陨石。他表示,这次落下的陨石,最大的一块重量达一千七百七十公斤,是比较少有的。更难得的是,吉林地区的人民并不迷信,而进行观察和纪录,纪录时间细致到连分秒也记下,这样详细的纪录,在世界历史上也是比较少有的。    廖庆齐又谈述了这次陨石雨的科研价值。他举例说,从这些太空物体上找寻是否留着有机物体的痕迹,有助于研究地球以外太空是否存在有机物体,从而推断除地球外,太空里有没有其他生物。从分析陨石的化学成分,有助加深对宇宙构造和发展的认识,也可以找出太空里是否存在着一些地球上没有的元素。又例如,陨星经过高速进入地球大气层,与大气发生磨擦而燃烧,它的残余,将有助于研究流体力学及地球大气层的构造。他说,目前世界上太空科学先进的国家,都很重视陨石的研究。    最后,他表示,因陨石下降而造成灾害的可说绝无仅有。最危险的一次在一九○八年六月三十日,一颗巨型的陨石在西伯利亚上空爆炸,人们见到升起菌状的云层,附近三十哩的树木倒下、野鹿死亡,一百哩以外的房屋的玻璃窗震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