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共同社评述:《第二次改组的田中内阁成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3-11-27

    【共同社东京十一月二十五日电】题:第二次改组的田中内阁成立
    第二次改组的田中内阁已于二十五日成立。关于内阁的新体制,大平外相、中曾根通产相、三木环境厅长官(副总理)等三位实力人物留任,引人注意的福田赳夫(前行政管理厅长官)担任了藏相这个重要职务。此外,福田派的保利茂担任了行政管理厅长官,中曾根派的中村梅吉担任了法相,福田派的仓石忠雄由党的政调会长改任农相。总之,把各派的实力人物和第二号大人物都网罗进了内阁,组成了“稳重坚强”的内阁。
    奥野文相、山中防卫厅长官等老练的阁员继续留任。
    拿新人来说,无党派的小坂德三郎担任了总务长官,田中派的龟冈高夫担任了建设相,在稳重的人员中也安排了新人物。
    关于这次改组中的最大焦点——藏相一职,田中首相继二十四日之后又在二十五日内阁临时会议后同福田赳夫进行会谈,要求他就任藏相。对此,福田曾因对遴选内阁和党的人事有不满情绪不愿意就任,但最后还是答应就任了。
    总之,由于首相把福田安排在藏相这个内阁中的重要职务上,迄今支持田中体制的田中、大平、三木、中曾根的主流四派体制便在事实上崩溃,而组成了由田中、大平、福田三派占据内阁主要职务的新体制。
    因此,三木、中曾根两派的阁员人数维持了现状,三木对首相起用福田为藏相并未掩饰其不满情绪,他表示不愿意就任首相要求他就任的企划厅长官一职,结果确定留任环境厅长官。
    从上述组阁经过来看,这次建立的新人事体制,表面上虽然组成了“实力、举党体制”,但在福田、三木两派内却孕育着对党和内阁的人事不满的情绪,为今后党的工作留下了一些不稳定的因素。
    【共同社东京十一月二十五日电】述评:面临考验的新体制的真正声价,石油、通货膨胀等难题很多
    第二次改组的田中内阁打着“稳重、力强”的旗号开始工作了。它的前途所面临的战后保守政权未曾经历过的石油危机、恶性通货膨胀这类严重的难题,的的确确是堆积如山的。改组后的田中内阁能否高明地对付和处理这种“未曾有的困难局面”(田中首相),平息国民的不安,将通过明年夏季参议院选举的结果而直接影响自由民主党的命运。
    首相起用曾提出稳定发展路线而一直同首相对立的福田行政管理厅长官担任也可称之为内阁“中心”的藏相,这事实上是想放弃列岛改造的高速发展政策,以克服这种内忧和外患。不过,这种新体制能否真正地发挥力量决不容预测。也由于自由民主党内的亲台湾派的冲击,日中航空协定谈判难以取得进展,而这次的新体制究竟能不能对谈判产生好的影响,似乎可以说是不容乐观的。
    改组后的田中内阁当前要迅速地草拟“适当调整石油供求法案”、“稳定国民生活法案”,并且要在十二月一日国会例会一开幕就提出并使之得以通过。就是说新内阁要应付石油危机和通货膨胀、物价高涨的局面。
    政府在改组以前就已经确定了两项有关石油的法案纲要,同时宣布了亲阿拉伯政策,但这只不过是站到了石油危机对策的起点上。
    由于削减对日石油供应量,今年到明年的经济不可避免地将不断下降,通过编制明年度的预算能否顺利地对付这种经济形势的变化,这首先就是一个考验。
    从福田藏相来说,既然大声疾呼要克服通货膨胀,他就面临不能不拿出具体的通货膨胀对策的处境。
    在外交方面,自由民主党内有一种强烈的呼声,要求认清新阿拉伯外交对美国产生微妙影响的前途,要求慎重地考虑不在对美关系方面投下更大的阴影。另一方面对于触上暗礁的日中航空协定谈判也必须作出决断,打开局面。日中航空谈判是对华谈判,同时也有着同党内亲台湾派调整意见的意义。
    拉拢鹰派人物多的福田派的领袖福田,将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值得注意。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