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美《华盛顿邮报》评美苏首脑会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2-06-03

    【本刊讯】美国《华盛顿邮报》五月三十一日刊登了罗兰·伊万斯和罗伯特·诺瓦克自莫斯科发回的一篇报道,题为《尼克松在最高级会议上的政治手法》,摘要如下:
    尼克松总统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基辛格上星期接连三个夜晚同苏联参加限制战略武器会谈的谈判代表谈到凌晨三点,他拒绝在最后两个僵持的问题上作出让步。
    然后,在星期五(五月二十六日)上午十一时,苏联外长葛罗米柯通知他,苏联政府终于接受了在这两个问题上的折衷方案。这两个问题中,一个是:苏联陈旧的G级潜艇上的导弹是否计算在规定冻结的九百五十枚潜艇导弹之内。另一个是涉及SS—9地下发射井——这些发射井贮有苏联巨型洲际导弹——的一个复杂的、微妙的问题。
    星期三(二十四日)夜间在克里姆林宫举行的一次会议结束时,精疲力尽的基辛格在三点钟散会之前几分钟打电话把同样也疲劳不堪的尼克松总统叫醒,报告会谈毫无进展。总统回答说,要坚持,不要屈服。
    这一事件所表明的,并不是说尼克松、基辛格一行可以自称在讨价还价方面胜过俄国人。在一个长时期内,将无法知道那一方从引人注目的限制战略武器协定中获得的好处多一些,如果双方都获得好处的话。这一事件所确实表明的,是总统三年来在同俄国人所进行的范围最广、而现在已经成功的这一谈判期间一直遵循的根本原则。这条原则是:美国人想要以限制战略武器会谈为起点,同苏联在许多问题上达成协议,但是,没有那一个问题是如此重要,以致俄国人可以压价买通。
    总之,总统设法通过各种各样的策略让克里姆林宫知道,不管对他重新当选的前景多么不利,让会谈失败总还是一种可以接受的可能性。当基辛格应苏联共产党首脑勃列日涅夫的邀请四月中旬秘密访问莫斯科时,他把这一点谈得特别清楚。
    基辛格传给勃列日涅夫的含蓄的信息是这样的:总统可以来进行最高级会谈,并且可以愉快地结束最高级会谈,而不签订限制战略武器协定。而且,基辛格拒绝了如下要求:美国运用自己的影响来鼓励西德基督教民主党支持莫斯科—波恩条约。
    同样地,总统关于在海防港布雷的决定是能向莫斯科发出的最明确的信号,它表明,总统宁愿牺牲计划已久的最高级会议来阻止在越南发生灾难。这个信息对克里姆林宫不是没起作用的。
    的确,尼克松在这里的非凡成就证实了他的判断:苏联领导人尊重讨价还价的力量,如果这种力量运用得很聪明的话。由于中国总是在幕后隐隐约约地出现,尼克松的讨价还价的力量就显然增大了。但是,单只苏联对这个最不吉祥的威胁——美中两国的反苏联盟——的担心,还不足以完全说明总统在莫斯科的成功。
    勃列日涅夫心中想的不仅是中国。在尼克松抵达以前的一周,越南便从它在《真理报》上惯常占有的重要地位消失了。用彩色电视转播总统抵达的情况和他星期日(五月二十八日)对俄国人民发表的机智的讲话,这是空前未有过的,而且的确并非是必要的。其原因有一部分在于中国,但是有许多则远远超出这个范围,而在于真正想要造成一种新的秩序。
    【本刊讯】美国《华盛顿邮报》五月三十一日刊登该报国际部的罗伯特·G·凯泽五月三十日从莫斯科发回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对克里姆林宫来说是美好的一周,但预计美国从最高级会议亦会有所得》,摘要如下:
    以苏联统治者自己的标准来说,他们过了美好的一周。他们几乎是毫无波折地接待了美国总统;他们得到了他在他们垂涎已久的几个文件上的签字;他们没有作出什么看得见的重大让步;说到底,他们得到了同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平起平坐的、几乎是互为伙伴的形像。
    所有这一切的代价,是在海防港的一个军事上的小小的屈辱。十二艘苏联商船由于美国的水雷而仍然陷在这个港口;这是一件使人想起这个屈辱的事。苏联领导人很可能认为,同最高级会议的成就相比,十二艘船及其目前处境所意味着的丢脸,并不是太高的代价。
    如果从纯粹竞争的观点来辩论,那么苏联人似乎在最高级会议上得胜了。根据限制战略武器的协定,他们得到了拥有较多战略武器的权利。他们说服了美国人准备召开欧洲安全会议,这个会议是他们长期来追求的目标。他们同美国签署了一项概述和平共处关系的正式文件,它看来证明了共产党首脑勃列日涅夫的“和平纲领”的成功。最高级会议的结果正是苏联人民曾被告诉将要是的那样。
    然而,对最高级会议的这种看法似乎是太简单了。美国方面本来就知道最高级会议的结果大概会是已经发生的那个样子,而它仍然热望来莫斯科。美国也能从最高级会议的结果得到很大好处;已经发现了双方共同的利益。
    在这一周当中,俄国记者一再问美国记者,这次最高级会谈是否是世界历史中的一个新时期的开始,还是仅仅是另一次会谈而已。尼克松认真吗?
    人们问一位老成持重的苏联编辑,如果美国总统要表明他确实是认真的,他该怎么办呢?那位编辑回答说,“很好地交流情况吆。”他说,总统应该充分地、坦率地解释他对所有的问题的立场。他说,如果尼克松说明他在中国时的情况和同周恩来达成了什么协议,那是特别有益的。
    俄国人希望尼克松先生再一次保证:在他自己考虑世界问题时先考虑莫斯科,后考虑北京,但是据报道,尼克松总统没有答应这一要求。白宫顾问基辛格——他帮助制订美国政策,这一政策包括使一个巨大的共产党国家反对另一个共产党大国——昨天对记者说:
    “我们没有在北京谈苏联,我们也没有在莫斯科谈人民共和国。”
    然而,苏联决定宣布莫斯科最高级会谈是成功的,自尼克松抵达这里以来,这里的报纸一直大量宣传这一信息。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