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苏联问题分析家》文章:《匈牙利的动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2-06-05

    【本刊讯】在伦敦出版的《苏联问题分析家》五月二十五日刊登题为《匈牙利的动乱》的文章,摘要如下:
    战后国际政治的基本因素之一是东欧的经常存在的不稳定。尽管——或不如说是因为——二十五年前在东欧的周围树立了坚如磐石的共产主义的帷幕,然而它今天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危险的发生国际危机的一个根源。
    特别是目前,当尼克松总统正在莫斯科举行谈判和人们正在大谈东西方缓和的时候,迫切需要承认这一基本现实。然而,遗憾的是,必须说,对于共产主义化的那一半欧洲采取现实主义态度的希望似乎特别微弱。西方在争论欧洲问题解决办法和欧洲安全会议的细节,因为它满足于相信俄国能够在东欧交付货品和保证安全和平静。不过这恰恰是俄国在过去二十五年中尽管采取了种种压制行动,仍然没有做到的事情。这一点是显眼的。不稳的那一半欧洲
    人们会这样想,有一些事实是有目共睹的。欧洲在战后时期发生的每一次严重的危机都是在东欧产生的。自从一九四五年五月以来,在我们大陆上仅有的军事行动是苏联对其共产党“盟国”采取的。东德事件是在一九五三年爆发的,波兰和匈牙利事件在一九五六年,捷克斯洛伐克事件在一九六八年,波兰第一次事件在一九七○年。苏联一方和南斯拉夫、罗马尼亚一方之间一再发生战争恐怖。可是,在所有这些证明面前,西方仍旧把东欧置于它的考虑之外。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可能性:“缓和之后”的欧洲的和平可能被事态演变——不是本大陆两半之间的关系之中,而是共产党国家本身内部的事态演变所打破呢?
    过去二十年在东欧沸腾起来的每一次危机都使西方感到完全是突如其来的。如果今后还普遍存在着这种毫无准备的状态,其后果可能严重得多。
    不管尼克松总统谈判的结果和受到许多称赞的东方政策的结果如何,东欧不稳的基本原因依然故我。这很简单,是由于国外武装部队继续强使接受和维持反民族的政权,而这些政权二十五年来很明显没有能够取得正统地位和人民的支持。匈牙利国内的动荡迹象
    尽管极权主义的控制是多样化的,但是隐藏不了这样一个事实:最近几个月,匈牙利国内一直在发生奇怪的事情。这些事情并不完全凑得拢来。倒是象一副智益分合图(象七巧板似的玩具——本刊注)中的零星的碎片。然而这些事情无疑是一幅单一的图景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它们可能表明只是这个政权面临的一刹那的暂时的困难。另方面,这些事情可能预示,一场更大得多的全面危机正在酝酿之中。至少,这种异乎寻常的事件似乎表明,匈牙利正在从一九五六年的可怕而震撼全国的流血事件产生的沉静中走出来。
    在这些事件中第一件就是,几千名青年在三月十五日(一八四八年革命周年纪念日)未经许可举行了朝裴多菲·陀尔雕像进军的示威。在这次示威中,有数以百计的人被逮捕。三月十五日在布达佩斯举行的示威是一九五六年以来发生的第一次这样的事件,它一定把当局吓得要命。他们一定记得一九五六年的革命也是以一次在裴多菲雕像前的学生集会和朗读他的爱国长诗“匈牙利人起来吧!”开始的。
    这次示威表明了许多观察家对匈牙利的国内局势早已一清二楚的情况,即这一代的匈牙利青年象他们老一辈一样对这个政权是疏远而冷漠的。苏匈政府间的分歧
    如果孤立地看,三月十五日的示威可能意义不大(虽然在象匈牙利这样的国家中,发生这样的事应该说总是重要的)。但是,这丝毫不是麻烦事情的唯一迹象。自从二月末卡达尔出其不意地访问莫斯科以来,一直传说两国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经济分歧。表面上,是在长远计划的一些问题上不一致。总理福克在莫斯科进行了不成功的会谈回国之后,他三月二十九日发表的前所未有的坦率谈话中表明了这点。
    虽然福克表示希望“如果我在布达佩斯透露这点,苏联同志不要生气”,但是他们确实十分恼火。因为匈牙利总理暴露了一些迹象,说明了对苏匈关系致命的那些问题。在经济关系上,匈牙利受着苏联的制约,这种关系对较弱的“伙伴”越来越不利了。匈牙利不得不完全依靠苏联得到原料的供应。特别是原油。匈牙利工业对原油的需求——对苏联的依赖
    ——在过去五年中增加了一倍。在今后十年的需要量将更加迅速地增加。匈牙利正在进行重大的经济改革和更新工业设备——现在匈牙利政府已经认识到,不能依赖苏联提供对燃料和其它原料的大量需求了。
    同时,由于苏联强加于匈牙利的不正常的经济布局,匈牙利无法从世界市场上得到供应。匈牙利的一种重要原料——铝矾土——完全运到苏联,而换回的是一部分经过提炼的铝。正如福克本人谨慎他说的那样,这个协议对苏联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在过去的几年中他们远远没有完成他们应当提交的铝。(当然,没公开提过匈牙利的铀,根据没有具体说明的条件,把生产的所有的铀都运到苏联去了。)
    更多的经济分歧现在表面化了:苏联不同意匈牙利的“新的经济结构”,在拟订用苏联的日古利汽车换匈牙利的零件协议上,相互抱怨,等等。总之,这些事表露了匈牙利共产党政府对苏联把他们的国家逼入经济困境的不安情绪。可以轻而易举地想象,这种分歧——多年来第一次看到的苏匈争吵——对匈牙利舆论的影响。《真理报》评匈牙利民族主义
    青年对现状不满,经济困难无疑是重要的因素,但决不限于匈牙利或甚至是东欧。使那里的局势如此不稳、如此危险——对苏联来说,对它的官吏来说——的是民族主义因素的增加。象在其它卫星国一样,在匈牙利,普遍盛行的民族主义是反苏主义,在匈牙利的反苏情绪大概比其它任何地方都强烈。这一清楚的结论是从《真理报》(一九七二年二月三日)上的一篇引人注目的文章中得出的,这篇文章在西方完全没有引起注意。
    民族主义、反苏主义、亲西方主义、世界主义和犹太复国主义——《真理报》认为这些主义在共产党匈牙利中是盛行的。尽管标签是各式各样的,但是它们都意味着同一个东西。对苏联领导来说,这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情景,特别是当《真理报》上发表的文章认为主要的补救方法是更广泛地宣传苏匈经济合作和经互会的工作对匈牙利的好处。
    现今匈牙利的局势是:青年人对政治不满、匈苏两国政府在政策上有分歧和强烈的民族主义。这些一直是东欧国家在战后时代发生的每次重大政治危机的基本因素。
    苏联已经抓住了这些来自匈牙利的危险信号。对西方来说,无视这些危险的信号,那是最不聪明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