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阅读
  • 0回复

日报文章《注视中国的美国之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1-08-05

    【本刊讯】《日本经济新闻》七月五日以《注视中国的美国之目》为题,刊登了该报驻华盛顿记者神末佳明和驻纽约记者菅谷定彦的报道,摘要如下:
    竞相介绍的报纸和电视书店也充满了惊人的读书热——神末佳明
    北京施展的乒乓外交的开端给遭受越南战争痛苦的美国国民以放心的解放感。目前,希望访问不了解的国家——中国的愿望紧紧地扣住了国会议员、学者、艺术家等许多美国国民的心。有关中国的消息一下就增加到五倍
    乒乓外交后,《纽约时报》登载有关中国的消息的数量一下就增加到以前的五倍,各电视台也提供了一系列的专题节目,比如访华人士的采访记、中国介绍、中国问题讨论会等等。其中在美国最受欢迎的家庭杂志、一贯采取支持台湾政府方针的《生活》杂志以彩色照片专集介绍了中国的真实面貌,也在美国国内引起了强烈的关心。
    为了了解美国国民对中国的关心情况,我访问了位于华盛顿市乔治城大学附近的一家大书店,他们说:“只要注有中国字样,不管什么书籍都好销售。前几天,曾经打听到一本从未听说过的作者和书名的书,并且还订购了很多。因为根本不用担心出售不了。”他们一致的回答是,和日本书刊相比当然是中国书籍销路最好。同时也出现了这样一种有趣的对照:中国政治书籍销路很广,而与此相反,日本的则是商业书籍十分畅销。
    我向因乒乓球外交得以访华而一举在全美国闻名的美国乒乓球协会会长斯廷霍文询问了最近的活动情况,他说:“在中国,因为我没有带相机,所以他们给我拍了四百英尺十六毫米的照片,我拿着这些照片到各处去谈自己的印象,大家非常热心地听我讲,是善意的。总之,希望知道中国的人特别多。”忙人科恩代表团中有名气的人物十九岁的科恩现在也随着领队受到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和各个团体的热烈邀请,忙得不亦乐乎。他说:“之所以把对中国的印象称为‘精神的统一体’是因为对他们思想统一,努力进行建设的情况非常感动。”
    正如科恩所承认的那样,这次乒乓外交在美国国民中,特别是在青年一代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美中关系的形象》一书的作者、芝加哥大学教授入江昭分析这一情况说:“反抗反共教育的、在越南战争中对‘美国的价值’饱尝挫折感的青年,从努力从事社会建设的中国形象中发现了空前未有的东西,并感到是有魅力的。”此外,著有《中国的形象》一书的有名的马萨诸塞工学院教授哈罗德·艾萨克也认为:“美国国民对于中国的形象正在从‘恶魔般的聪明’转变成‘迷人的贤良’。”他指出中国经过周密的思考开展了乒乓外交。他说:“首次邀请的对象不是极左派而是乒乓球选手,北京的这种做法实在聪明。而且,接着肯定会同意新左翼学生者集团入境。”也冲击了反共派
    过去的历史表明日美关系和美中关系是势不两立的。在美国国内也听到了这样的意见,即抓住最近美中接近和日美关系的恶化的现象,指出历史的正确性。但是,艾萨克教授认为:“日美中的三角关系不会那么简单,即如果两者之间的关系好了,就将排斥第三者。特别是在战后形成了‘错误的竞赛’,以亚洲为中心的结构已变成日、美、中、苏的四角关系。”
    当然,不能只局限于认为美国国民对于以乒乓外交为转机的中国的日益关心是好意的。在浸透了反共意识的中年以上的美国人中,认为乒乓外交是共产主义者的“迷人的圈套”的警惕论也是根深蒂固的。但是,这种说法也被美中关系的解冻犹如江河行地一样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看法消除了,这是美国的实际情况。
    最高水平的研究人员给落后的经济界指明了方向——菅谷定彦有人说:美国学术界的中国研究是世界的最高水平。专门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是以柏克利、哥伦比亚、哈佛、密执安等四所大学为中心的,在全美国大约有六百人。他们正在根据丰富的情报有组织地进行研究工作。有组织地交换情报
    美国学术界研究的题目颇广,有现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还有历史。通过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委员长是密执安大学教授埃克斯坦)这个代表性的全美组织广泛地交换意见。此外,各地也积极地进行研究。在纽约有一个“现代中国研究会”,由一百名学者组成,每三周进行一次彻底的讨论。财团积极地给予援助
    美国正式研究中国还是以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转机开始的。四八年成立了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所,五八年成立了哈佛大学东亚调查中心,还不能说它们具有悠久的历史。但尽管如此,我国的中国研究专家、东大教授卫藤也甚至说,“象我这样水平的学者在美国是数不胜数的”。这种高水平的奥妙在那儿呢?
    在这一点上,美国的中国研究人员一致指出的是财团的支援工作。据哈佛大学教授沃格尔说,东亚调查中中心是靠卡内基财团的援助建立起来的。一年二十万美元以上的中国研究费现在全由福特财团捐款负担。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所附属图书馆购买中国图书的费用一年间达到二万五千美元,这也是因为有财团作后盾。
    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所的志愿者空前增多,今年就有六十人。这反映了美中接近的潮流。中国研究将会进一步加强。现在正式开始
    克莱斯勒公司的董事长汤森瞥了我一眼说,“因为今年力争和中国友好,所以日美关系也许会好起来”。因为“任何时候也不能忽视拥有八亿人口的大市场”(百事可乐公司董事长肯德尔)。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对于处理中国问题的具体办法基本上还没有进行研究。
    在美国经济界中,也有在乒乓外交以后开始认真进行中国研究工作的企业。美国运输公司认为,“虽有运输方式和旅馆等问题,但是,从长远的观点来看,美中之间的旅行往来是大有希望的”(副总经理哈尔西语)。所以他们已开始通过香港和卡拉奇等地积极地搜集情报。
    美国经济界进入中国市场的路途是遥远的,但是如果他们利用积蓄起来的学术界的研究,也许能意外地打开一条捷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