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苏《真理报》反华文章:《关于北京与华盛顿的接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71-08-01

    【塔斯社莫斯科二十五日电】《真理报》今天以《关于北京与华盛顿的接触》为题登载了亚历山德罗夫的文章。这篇文章中说(本刊作了删节):
    前已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和美国总统助手基辛格不久前在北京举行了会谈。在这次会谈中,周恩来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美国总统访问中国,而尼克松接受了这一邀请。
    尼克松在美国发表电视讲话时把他将要对北京进行的访问称为“和平之行”。
    尼克松的这一声明被接近美国政府的人士极力夸耀为华盛顿“缔造和平”的方针的表现。但是,在美国统治集团的言与行之间有很大的跑离。事实上,美国继续在印度支那进行侵略战争,支持以色列极端分子,阻挠欧洲紧张局势的缓和。
    在中国国内,对美国总统即将进行的访问没有官方的评论。口头上继续进行反帝的诅咒,高喊保证支持各国人民的反帝斗争。同时却在继续奉行反苏和分裂反帝革命力量的政策。
    中美之间进行的秘密会谈,关于美国总统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议,以及这一步骤可能绘国际局势的发展造成的后果,这一切都引起了世界报刊的热闹的讨论。某些国际舆论界人士把这个关于中美接触进展得如此深远的消息看作是一个很大的轰动事件。
    这显然是因为,这里所说的是这样的国家,它们的真正的政治意图被一层厚厚的宣传帷幕掩盖着,指的是这样的政府,它们的宣言和声明常常与其实际的政治方针显著地背道而驰。大家知道,在所有这些时间里,北京一直在喊叫要同美帝国主义进行不调和不妥协的斗争,要打倒尼克松政府,而美国也同样示威性地排斥中华人民共和国,支持台湾的蒋介石政权。
    在各种报刊上以及国务活动家和社会活动家的讲话中,对北京同华盛顿的接触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见解,作了各种各样的往往是截然相反的评价。
    许多见解的共同点就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国关系可能正常化表示满意。但是,所表示的满意的动机却是回然不同的。
    有一种见解认为,华盛顿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存在,是美国政府政策朝着现实主义转变的标志。也有的指出,邀请尼克松访问北京看来表明,中国领导想通过同一系列资本主义国家接近,尤其是加紧同美国接近的办法,来在国际舞台上占有特殊地位。
    反动的反共集团把自己破坏反帝力量团结和削弱世界社会主义阵地的打算同中美接触联系起来。
    美国“大报”在谈到华盛顿的战略方针时虽不是那么直言不讳,然而却是十分明确的。《纽约时报》指出,白宫想利用北京和华盛顿的吻合的意图,以便对苏联及其对外政策施加某种“影响”。《纽约邮报》说,“华盛顿同北京的目前接触乃是下列战略决定的结果,即无论是中国的利益,还是它的潜在的能力都不会构成对美国实力和势力的威胁,而唯一现实的危险是莫斯科。”
    在西欧资产阶级报刊的评论中,除谈到支持华盛顿和北京的行动外,还流露出这样一种不安的语气,即华盛顿不惜靠牺牲其军事政治集团“盟国”的利益来解决自己的事务,并绕过其盟国去同中国拉关系。西德报刊指出,华盛顿的新步骤打击了第三世界的国家。
    进步的报刊都强调指出,世界各国人民希望中美接触将促进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并加强和平,但同时指出,中美双方都使人有足够得多的理由对它们的真正意图产生严重的怀疑。
    匈牙利的《人民自由报》提醒人们注意,反苏主义是中美接近的背景的因素之一。
    共产党人的报纸,所有进步报纸在评论美国总统即将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时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一步骤将对印度支那局势起什么影响。
    日本共产党机关报《赤旗报》指出,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的决定是同美国在印度支那的侵略政策破产有关的。报纸强调指出,美国同中国接近的政策乃是“分而治之”方针的贯彻。
    英国共产党人报纸《晨星报》写道,不要在尼克松的动机上被迷惑。他仍然是正在印度支那进行残酷的侵略战争的帝国主义大国的领导人。报纸指出,尼克松的目的之一在于使社会主义国家之间产生越来越大的分歧。
    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一系列国家的进步报刊写道,北京与华盛顿接近的步骤,反映出这两个国家统治集团的霸权野心。
    由此可见世界报刊关于中美会谈的言论反映了当代各种政治力量、阶级力量关心华盛顿和北京之间的接近是在什么基础上和抱着什么目的进行的。某些集团不会反对利用中美关系正常化来损害社会主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工人运动以及正在向帝国主义侵略进行斗争的各国人民的利益,对于这些集团的花招,一切进步的、爱好和平的力量正在予以密切注视和保持警惕。
    苏联今后仍将同整个革命反帝阵线一道,为遏止侵略者、挫败其危险的阴谋而斗争。
    当然,事态的进一步发展,将更充分地揭示出北京和华盛顿的真正意图。我们党和我们国家将估计到中美接触的一切可能的后果。
    不言而喻,想利用北京和华盛顿的接触来对苏联、对社会主义大家庭国家施加某种“压力”的任何打算,都不过是丧失了现实感的结果而已。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