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美刊承认:美国人民不信任尼克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68-12-01

    【本刊讯】香港《新晚报》二十四日摘译刊登美国《前卫》周报十六日的一篇文章,转载如下:
    美国总统约翰逊四年前曾以美国总统选举史上最大的多数当选,但是,到了今年,他不得不丢脸地宣布退出本来有意继续的竞选。想到这件事,就不难猜想新的当选总统尼克松,可能有什么下场。
    尼克松将于明年一月二十日,正式成为美国第三十七届总统。他这次的当选,只能说是由于他的主要竞选对手——民主党的汉弗莱,比他更加不得人心罢了。
    在这次非常混乱的选举中,尼克松得到的票数,只占选民已经投下的全部选票的百分之四十三点五。值得注意的是:在有选举权的人口中间,只有百分之六十一(或占已登记的选民总数的百分之六十五)去投票。换句话说,尼克松只得到大约百分之二十八的选举人口的支持。
    这就说明,尼克松这次当选总统所得到的支持是相当诡弱。诡弱的支持,再加上国内日益混乱的事实,严重地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尼克松是否有能力统治下去?
    首先是不管未来的尼克松政府可能提出什么计划,它将面对着一个对立党(民主党)控制的国会和甚表怀疑的公众。假如可以说尼克松已经多少得到一个权柄的话,那么,这个权柄不是别的什么东西,而只是叫汉弗莱在政治上隐退的权柄。
    大量的事实表明,尼克松同即将卸任的约翰逊一样,既未得到人心,也未得到信任。因此,即将登台的尼克松政府,将面临着一个动荡的局势,其动荡程度起码不下于约翰逊政府已面临的、并把它赶下台的那个局势。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受冷落和最为不满的阶层,即少数民族,穷苦人和年青人,正是最不信任尼克松的人。
    统治集团的御用报刊和政治分析家,都对尼克松这次微弱的选举胜利的含义,深表关切。《新闻周刊》说,尼克松所得到的只是赢得“一场剧烈争夺的选举,而不是一个权柄。”这句话表示统治集团内部某种普遍存在的不安情绪。对统治集团来说,尼克松号召“美国人民团结起来”,是当务之急。
    一九六八年的竞选,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的:美国处在需要对一系列问题作出重大的决定和表明今后的动向的十字路口。这些问题包括有:越南战争,种族危机,城市社会的恶劣情况,等等。这些问题都提出有关美国国内的控制和阶级统治的重大问题。
    拖延对上述问题作出决定,已经使统治集团不得不付出一个相当大的代价了。这个代价就是引起美国人口中大部分的怀疑和不满。同时,延长作出决定的结果,已迫使约翰逊不得不放弃原先预料可以得手的第二任蝉联的意图。
    预料,进一步的拖延,只能加剧美国的社会矛盾。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