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中国经济正以新的面貌发展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66-04-29

    日本《经济学人》载文说,中国已在第一次完全没有外债的情况下,开始第三个五年计划;中国准备应付任何非常情况,决心将计划坚持下去,发展下去。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非常值得注意,它同亚非拉国家的经济合作关系将在国际上产生很大影响。
    【本刊讯】日本《经济学人》周刊三月二十二日一期刊载富山荣吉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中国的新贸易路线》,副题是《在自力更生和国际合作之间》。
    中国去年年初在罗马、维也纳、圣地亚哥新派驻贸易代表团,扩大了贸易网。中国通过向西欧和中南美铺设贸易管道的办法,表现出积极地进行贸易的姿态。中国经济,包括工农业在内,都已好转,同时,从今年起开始了第三个五年计划。中国积极地同西欧和中南美进行贸易的做法,作为开始第三个五年计划的预备步骤之一,受到人们的注意。
    中国的对外贸易,从新中国成立以后,在短短十六年里,已经大大改变了面貌。它的对外贸易已经扩大到一百二十六个国家和地区。
    一九四九年以前的旧中国的贸易,是一种畸形的关系,反映出中国的国民经济在全国范围形成以前,已被纳入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市场。与此相反,新中国从最初起就按照“自力更生”的基本方针,发展了贸易。
    中国在工业化迅速发展的同时,扩大了贸易额,在保持进出口平衡的情况下发展了贸易,在很短的期间就摆脱了从一八○○年代起继续下来的慢性入超状态,这是非常值得注意的。
    不仅如此,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开始同过去未能建立任何贸易关系的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所谓“新兴国家群”进行贸易,从一九五五年万隆会议以后,中国对这些国家提供了信用贷款(无利或低利)。虽然数额不大,但是还出口了工厂设备。
    在苏联要求中国偿还十六亿美元债务,而使中国经济最困难的时候,中国一面清偿欠苏联的债务,一面对“新兴国家群”提供了比苏联贷款多得多的经济援助,这个情况是值得注意的。
    它同“‘新兴国家群”的这种经济合作关系,对于目前正在动人心弦地进行的战后国际范围的经济贸易结构的改组过程,将会产生什么作用,是一个有很大影响的问题。
    就以中苏贸易大幅度减少的情况来说,中国经济的中枢部分暂时受到巨大损失,产生广泛的影响,但在同时,以对苏联的关系来说,取消了对苏联的依赖关系。苏联经济不能消除农业的差距,产生了“‘硬化症”。中国把这种情况作为“反面教员”,正在迅速地弥补中国经济本身的差距。
    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把苏联一百五十六项援助作为主要内容来制订的,第二个五年计划也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继续。由于苏联停止援助,撤退技术人员,收回建设器材,以致不能不进行三年的长期调整工作。而第三个五年计划不同,是中国在按照长远前景,并且估计到潜在可能性的“信心”的基础上制订的。
    中国在年初,完全清偿了欠苏联的债务,然后第一次在完全没有外债的情况下制订了经济计划,而且,在这一年,中国经济开始第三个计划。
    中国经济正以新的面貌发展着。
    第三个五年计划,在一方面有新的经济背景,而且一方面根据长期的展望,计划稳步地发展,提出了扩大贸易的方向。
    但是,不可忽视在经济要求的另一面可以看到的中国的“决心”。第三个五年计划是这样一种经济计划:在围绕中国的国际环境中,准备应付非常情况,不论遭到什么样的封锁,都要坚持下去,发展下去。
    中国早在经济建设初期,就克服了严密的经济封锁和朝鲜战争这样一种邻近的紧张局势。而且,象第二个五年计划那样,克服了苏联在计划的主要部分撤退技术人员、收回建设器材、停止援助所造成的困难。另外,还调整农业的显著差距,象今天这样在发展基础上制订了计划。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