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阅读
  • 0回复

菲律宾记者访华观感:人民公社使中国农业大步伐迈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66-04-27

    【本刊讯】菲律宾《华侨商报》三月二十九日起隔日译载《马尼拉时报》记者庵勃撰写的访华观感,文章总题是《在红色中国》,摘要转载如下:(文内题目是原来的)《我们参观公社》
    共产中国于过去六年中在农业上的大步伐迈进,主要应该归功于一种新式的政治经济组织。
    这被称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工程”的制度,非但正在结构方面,而且也在社会意识方面改变中国农村的面貌。它的名称就是:人民公社。
    在一九五九至一九六一年间,共产中国遇到由自然灾害和其他因素所酿成的严重粮荒。是公社将国家从饥馑中挽救回来。
    现在那个国家已经从三个歉收年头中复原过来。公社在发展农业生产,挽救由天然灾害所产生的歉收和加紧控制农村的社会主义时扮演一个重要角色。
    一些阅读由西方新闻社传播的有关公社的报告的人,无疑将对公社存有若干错误观念。
    他们从这些通常是转述而且受到渲染的报道所获得的印象是公社是庞大的奴隶集中营,公社制度被强行加在人民身上和公社破坏家庭,拆散夫妻和父母子女。我们在共产中国参观两个公社时,发现这些印象都是不正确的。
    我们在广州的第二天访问了我们在中国所要参观的头两个公社。
    (中略参观情况)
    我们乘车前往公社医院。以我们的标准来看,它并不是一座动人的医院。它的设备古旧过时,而卫生状况也亟须改善,可是,其奥妙之处是一个贫穷的农民社会能够靠着自己的主动和其人民之间的合作来建立一个将在来日成为现代化医院的核心。
    自从第一个公社在一九五八年成立以来,共产中国的农村即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产品的产量显著增加,农村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获得改善,他们的思想和社会轮廓也起了变化。
    公社组织正符合中国共产党以集体化为基础,然后大规模发展水利,广泛应用化学肥料、杀虫剂及其他农用化学品,实现机械化和电气化的农业发展方案。
    公社成立后,大量的水库和水利工程被建造起来,若干地区实行了机械化和电气化。农业技术获得大幅度的改进。在他们的农业专家的指导下,改善了密集栽种法,培植品种优良的种籽,改进土质,和改革其他耕种方法。
    公社的土地,人力和其他资源都被经济化地和广泛地动用着。
    公社已经改变了人民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前途。《我所看见的北京》
    一个长着数百万株树木,有着长而宽敞和整洁的大道通衢以及庞大建筑物的城市。这个灰色、冷静的城市在冬夜的寒气中酣睡。
    这是我们从机场驱车前往北京旅社时,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的第一个印象。我们在此后的七天中都是下榻于那个旅社。
    我们下榻之处的北京旅社是那个城市中最好的旅社。其服务快捷;费用低廉。那里不收小账,男女服务员都会有礼貌地,婉拒客人所赏的小账。
    他们认为迅速和有效率地服务,是他们的工作的本份。
    这个城市的面积有一万七千余平方公里,首都人口约有七百五十万。
    市中心矗立着中国最壮丽的建筑物——天安门,那是一座用红墙和眩目的黄色花砖建造的庞大建筑。中国共产党主席毛泽东于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在天安门宣布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每年到“五一”劳动节和“十一”的国庆日,都在那个世界上最大的广场,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活动。
    在过去十年中兴建的楼宇的总面积比该市在几世纪来建筑的总面积还要大。
    北京是一个非常干净的城市,我们在那里逗留了一星期,我从没有看见一只苍蝇、蚊子和其他室内昆虫或害虫。街衢和行人道大体上是清洁的,街上没有堆叠东西或垃圾。诚然,有时候会在偏僻的地点看见烟蒂、碎纸或果皮。在中国显然尚有人未受改造。不过国家的教育和宣传机关时时都在向人民灌输了解健康和卫生之重要的思想。他们告诉我说,乱抛废物或吐痰,并不受惩罚。
    跟随处是垃圾的马尼拉比较起来,我说北京是一个干净得多的城市。《北京的监狱没有装锁、铁栅》
    印象中的那座监狱,有一幢古旧灰色的建筑物和干净、空气流通的监房。狱门不装锁,窗口没有铁栅,里面也没有武装守卫,只是在大门口才有一个握冲锋枪的兵士。
    这就是北京市监狱的面貌。这座监狱可容纳四千人,但现在只有一千八百名犯人。以一个拥有七百五十万人口的城市来说,在整个市区中的唯一监牢,北京市监狱中只关禁着一千八百名囚犯的这件事确实是令人惊奇的。《自力更生工业计划的关键》
    自力更生是共产中国工业计划的关键。我们听说,尽管苏联已于一九六○年撤销援助,技术人员和技术知识,共产中国在几年来循着自力更生的道路,还是能够保持着百分之十一的工业生长率。
    在共产中国的公社和工厂中随处都可看到自力更生的现象。我们在逗留于中国大陆期间,曾经参观了北京和上海的几座工厂。
    我们在上海柴油发动机厂接受一些说明介绍。
    共产党于一九四九年接管中国,那座工厂当时还在生产农具。一年后的一九五○年,它就出产五匹马力的汽油发动机。到一九五三年就成为上海柴油发动机厂。
    那座占地十八万平方公尺的工厂拥有六千名工人。
    (待续)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