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英著名芭蕾舞演员伯尔·格雷访华观感之五:《在天安门广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66-01-29

    在中国,星期日是休息和作娱乐活动的一天,即使在我们所住的、工作效率很高的新侨饭店,星期六下午交洗的衣服,也得在星期一才拿回来。每天进来做清洁工作的服务员,在星期日也停一天工。这一天,我们偕同翻译沈一鸣和李慧男小姐去各处参观,上午十一点钟,他们就来到房间约齐我们一起出发。
    盛婕女士在下面陪同我们乘车参观。她是一个友好而态度严肃的妇女,使我感到愉快的是,她不时挽起我的手臂同行。我们经过宽阔的天安门广场。说它“广”,确乎名副其实——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广场。他们告诉我说,场内容得下五十万人。
    我们在“人民大会堂”外面下车。这是中国“大跃进”一年的产物,大厦里面有许多厅堂和两座舞台。特别引起我的兴趣的是那座开人代会时用的主席台,它有时也被用作表演的舞台。我在台上试几下舞步,发现舞台的地板很好。
    大礼堂一共有一万个座位,我欣赏它的穹宇般天花板上嵌镶着的五百多盏灯。当全堂熄了灯只剩下这些棚顶上的灯的时候,望上去像星星在天上闪耀着光辉。
    我们后来参观一连串以中国省名命名的大会客厅。每一座客厅都用各该省出产的艺术品作为装饰。例如广东厅,里面的木器都是酸枝本制造的,还陈列着许多象牙雕刻。一支大象牙上刻着一九二七年广州大暴动的史迹。我们对于利用特殊材料制成的艺术品感到极大兴趣。例如在辽宁厅,有一座用不锈钢精巧地制成的屏风,几幅铜框挂怖上用不锈钢丝编成农民起义的景象,和一座用墨石镶金制成的屏风。此外,还有数不清的玉刻和名瓷、各种图画之类,把我们看得眼花缭乱,直到我们回旅馆午膳的时候,脑际还萦绕着看到的物件的形象。
    下午,我们去参观“人民大会堂”对面的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它有两大部门。遗憾的是:我们由于时间有限,没有参观中国历史的部门,而仅仅看了中国革命的部门,可是它也占去我们两个钟头。
    我们看到了红军在一九三四年六千英里长征时期所穿服装上的破烂布片,用树皮代替的“绷布”,饥饿时吃的树枝和野菜,极简陋的餐具……九万人参加长征,后来只剩三万人,他们的勇敢和坚持到底的精神,必须被承认是人类精神的伟大胜利。在参观时,斯万森向我指出陈列品中英军侵华时被缴的军装和武器。他还说:“对于你的国家过去(对付中国)的行径,你不感到可耻么?”在我尚未回答的时候,沈一鸣诚恳地对我说:“格雷夫人,我们并不责怪英国人民。这是你的政府错误地领导了你们。”
    走出温暖的博物馆,我们愉快地冒着清新的冷空气在天安门广场上散步。我们抬头看天,几乎望不到蔚蓝色的北京天空,因为到处是儿童们在放五颜六色的风筝,数目有几百个。我们不禁怀着羡慕的心情,停下来看他们玩。
    明天是重要的日子,我要同新的搭档作首次排练。我希望一切都顺利。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