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英国记者格林报道:我已作好对付美帝侵略的准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65-12-29

    【美联社伦敦二十六日电】(作者:费利克斯·格林)(美联社编者按:编辑们,美国记者是不让去共产党中国的。本电讯作者是一个住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巴洛阿尔多的英国人。他曾四度去那里,摄制了电影并写过两部对那个国家有利的书。发这一电讯是为了表明他在最后一次去时观察到的中国的情况。)
    北京的政府深信,美国进攻中国已极为可能。
    倒不是毛泽东或周恩来告诉我这一点,而是在我最近遍游共产党中国五个星期之后,发现这个结论是无可避免的。
    有证据证明,共产党中国正在使其人民对于一场大对抗作好准备。
    外交部长陈毅今年九月宣称:“美国是否要同中国进行大战,这要由美国总统和五角大楼来决定。”
    他说,如果美国决心发动战争,“欢迎他们早点来,欢迎他们明天就来。”
    这是空洞的大话吗?我觉得不是。
    陈毅的挑战也是从对中国防御能力的至高无上的信心产生的。
    在中国,不管我到什么地方,我总看到青年人在操练和打靶。民兵已被重新组织起来,并已大大扩大,以致从十八岁到四十岁的几乎是每一个人,不仅是男子,还有妇女,都在训练中。
    我所参观的每个公社、每个村庄都有民防组织,壮实的男女青年农民正在熟练地掌握步枪和刺刀。
    其结果是,今日的中国可以进行世界上空前的最大的纵深防御。
    我被告知(在我看到种种情况之后,我可以相信这话)说,中国能在几个小时之内动员一亿人的民防军。
    英国的蒙哥马利元帅一九六○年到过中国。在看到了中国的民兵后,他定下了一条战争基本规则,即决不能派一支军队到中国大陆上去作战。
    自那时以来,中国的民兵已大大扩大。
    但是我问中国的一个军事指挥官,所有这些防御人力对于对城市的空袭有什么用处呢?
    他的回答大致是这样:
    “仅仅轰炸城市不能打赢战争。当然,它会造成损失和破坏,但是它不能严重地削弱我们的抵抗能力。
    “在朝鲜,美国的轰炸对于北朝鲜继续作战的能力几乎没有影响。”
    (后来我查阅这件事,发现美国官方的空军史看来证实了这一点。这本历史书上说,“在一个月多点的时间里,美国轰炸机把支持着北朝鲜人民军的战略轰炸目标除一个之外,全部摧毁了”,但是战争又继续打了三年。)
    可是,中国人尽管在进行着这样的训练,却并没有可以称之为“黩武主义的”情绪。
    我看到过战前德国的黩武主义——阅兵、不断地歌颂战争、趾高气扬的军官、军人的傲慢而狭隘的心胸。
    今天的中国没有一点这种情况。
    最近几年,我曾去过中国四次。我看到,他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地作战斗准备,而又像今天这样的镇静自若。
    在街道上行走或在公园中漫步的人们,要比我以前见到的更为安乐,并且对像我这样的外国人肯定不像以前那样疑心。
    一部分原因是,中国在经过几年困难之后,情况正在大大改善。
    今天,不存在食品缺乏的迹象。食品商店供应充足。肉不再定量供应了,而且看来很多。大米和小麦仍然是定量供应的,但是定量是宽的,通常吃不完。
    如果我们西方人仍然把中国想像为一个“饥饿之国”,我们必须抛弃这种观念。中国不再饥饿了。
    百货商店很拥挤,较大的城市中,开设了专门供应儿童衣服和玩具的商店。一年或几年来,工厂里在强调“质量”。自行车达到西方的水平,而且自一九六三年底来,价格已大大下降。街道上满是自行车。
    中国虽然肯定没有交通拥挤的问题,可是街道上的汽车比两年前增加了许多。由于出租汽车更多了,三轮车正在慢慢消失。现在大部分卡车是中国制造的。原来大多数是俄国制造的。
    从我看到的情况来看,我认为,不出几年功夫,中国将只需要进口相当小量的比较先进的机械和设备。
    虽然中国人民的总的生活状况无疑在上升,可是在中国,不允许任何人忘记“反对美帝国主义的斗争”。
    在农村公社中,在工厂讨论小组中,在学校课室里,这是主要的题目。
    他们欢呼越南的情况。在边远的农村学校里,我看到另外有特设的黑板宣布越共取得的战绩。
    一天晚上,我同一个我认识多年的中国朋友在北京一家小饭馆吃晚饭。我的朋友是个著名历史学家,是曾在剑桥大学受教育的,英语讲得很流利。他颇为沉思地说:
    “倒是美国在说我们侵略扩张,你说是不是有点儿可笑,中国在中国境外没有一兵一卒——一个也没有。而美国有多少呢——一百五十万。”
    世界上,最为自信和不妥协的,莫过于一个感到自己是正确的中国人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