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诚实在中国已到处成为风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65-12-28

    她写道,中国是一个有高度组织的社会,大家都有作为,人民非常和蔼可亲。她说,外国游客都对中国留下深刻印象,“如果我是一个共产党人,那么在我看到的所有共产党国家中,中国是我唯一愿意在其中生存的国家。”
    【本刊讯】英《卫报》十一月二十二日发表马格丽特·海迪斯写的一篇访华观感,题为《彬彬有礼、传染性的诚实,一个前进中的国家的劲头》。摘要如下:
    一到达中国之后使人感到惊异的一件突出的事情就是人民非常和蔼可亲。人们时常把中国人说成是妖魔鬼怪,但是过往的旅客想找到这种妖魔鬼怪却找不到。
    有一次我到上海的中国航空公司现代化机场去。穿着薄薄的白上衣、海军蓝裙、长统袜和橡胶凉鞋的年青姑娘围拢来,要帮我把行李袋从飞机旁边提到休息室;儿童和婴儿得到照顾;在休息室里,在四十分钟的候机时间,想喝茶的人还可以喝到绿茶。
    “子爵式”飞机花了两小时五十分钟完成这八百英里的航程,在途中,女服务员不停地工作。她拿糖果、冰淇淋,苹果、葡萄、绿茶、凉毛巾,并向客人指点途中引人注意的事物,如长江等。
    一个译员坐在一辆轿车里前来迎接我。关税手续很简单,我被安置在一家非重要人物居住的旅馆里。从此以后,我就无人陪伴,完全独自一个地在首都各地观光了。
    当我跳上一辆无轨电车,付几分钱买一张动物园的门票、在市场上买水果以便在天安门内的公园吃一顿便宜午餐,或者在我手里满满装着礼品从百货商店出来雇一辆三轮车的时候,我最初感到的那种来到一个奇怪的地方的感觉就很快消失了。
    当然,人们是有不同的感觉的。有时所有访问中国的人都苦思不得其解,不知他们是否在做梦。我就有几次碰到这种情况:有些是人们在共产党国家时常碰到的使人灰心的固执坚持权威的情况,有些又是使人心悦诚服的例子,证明这是一个完全没有世故的国家。这里的人民似乎生来就是彬彬有礼的,而且始终带着笑容。在旅馆或饭馆里,服务非常周到,不要小费。
    诚实是一个使访问者立即获得深刻印象的特点,虽然过去了解中国的人们说,中国人并不是以这种品质而闻名的。这一点现已成为所有旅行者的经常谈话资料之一。关于人们在飞机上或火车上被追着,被交给他们留在旅馆里的半盒刮脸肥皂的事都是真实的。
    在旅馆的走廊上,亚洲人、非洲人、欧洲人总是要锁上房门,而中国人却从来不锁。有意思的是,这种诚实风气具有传染性,它使别人也不得不变诚实了。不久之后,旅行者们就不再一分一秒地守着照相机和个人物品,而把它们随便放在商店里、汽车上或旅馆里了。
    从来没有人向我问起我所经过的国家的风光如何,人民如何,我的兴趣如何,或者我们在家里是怎样生活的。但是,每逢我同讲英语的中国人接触,我总是得到一大堆问题,我认为他们从不放过向我了解情况的机会。他们会指着一片耕地问道:“你在其他国家看到过这种作物吗?你们在英格兰种这种作物吗?你们是怎样利用这种作物的?你们把它们制成什么食品?你们有机器加工吗?什么样的机器呀?工厂靠近作物的产地还是在城里?工人们住在工厂附近吗?他们在假期上哪儿去?”……以及其他等等问题,永远问不完。最后,我得到一种压倒一切的感觉:我是在一个行动起来的国家中,大家都有作为,把有用的知识武装自己,同时深信只有他们才掌握了真理。
    十分富有启发性。你会突然感到自己莫名其妙地想到美国官方硬说这一切都不存在是多么愚蠢啊!它是存在的,称得上是个有高度组织的社会,学生们以现代化武器进行充分的操练,人们以传教士式的热情奉承“光荣的毛主席”,并设法不使人们听起来完全荒诞可笑。不鼓励男子不到二十九岁便结婚,产妇们在五十六天产假到期时便愉快地恢复工作。一个庞大的国家使这些不怎么合乎人情的思想机械地起着作用,然而在外表上,人们感觉不到这是一个警察国家。我曾到过一些欧洲国家,它们表面上呈现的警察国家的现象远远超过中国。
    《卫报》十一月二十四日刊载了作者的另一篇访华观感,题为《中国向游客开放》,文章说:
    我在戏院消磨了一个晚上,又在杂技场消磨了一个晚上。杂技场的门票九便士一张,第四排座位,三小时国际第一流的出色演出。
    又有一个夜晚,我们六个人一起离开旅馆去上馆子,我碰到了一个愚昧不堪的例子,足以说明死板固执的程度。我们中间的一位旅客是按照预先付款的计划旅行的,有一辆小轿车经常供他使用,他让我们大家搭乘他的车,但是他的译员说,这样做是不允许的。结果,我们其余五个人化了高价挤入一辆小小出租汽车,当我们的朋友独自乘车过去时,我们挥舞拳头笑着高呼“资本家”。
    这位译员在访问军事博物馆时曾停下来向我们指出所展出的两架被击落的U—2飞机。有人问驾驶员的下落如何,他马上接着说:“这不是我们该知道的事”。
    西洋人要彻底了解中国人的想法是不可能的,博物馆就提供了一个极好的例子。博物馆的某个展览室展出了所谓美国人在朝鲜进行的细菌战,并且告诉人们:“我们教育儿童,总是把美国人看做侵略者”。然后人们进入博物馆的另一个展览室,其中巧妙地展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过,那时日本是敌人,讲解员将会极其沉着地谈到“我们伟大的盟国美国人”。
    我在中国遇到的游客都有一个共同之处。他们都对中国感到极其意外和留下深刻印象。我认为,越是向旅客开放,这种态度也会流传更广。在我去中国之前,有个人对我说:“我不知道你是否也会同每个人(不问他们的政见如何)所显示的情况一样,回来时变成了一个十足的亲华分子?”
    要成为一个十足亲华分子,那必须忽视一个极权国家的缺点。但是我离开时已抱有光荣的英国式折衷情绪。我离开时感到,如果我是一个共产党人,那么在我所看到的所有共产党国家中,中国是我唯一愿意在其中生存的一个国家。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