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红都归来(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65-11-26

    忽然,在这大楼的不远处,我有了个惊讶的发现,一块标明储蓄处的招牌,挂在一座矮小而陈旧的门口。难道大陆的人民,生活真有极好的改善,且已有了储蓄吗?
    我即刻跃下车来,里面有三位“同志”,在应付着两个顾客。
    “你提二百元吗?”女同志看了看她手中的提单。
    在中共政权下,能有人一次提取相当于港币五百元的储蓄,总是一个可喜的现象,而既有了这个储蓄处的设立,总也证明大陆人民的生活确已有了改善,而且开始有了储蓄了。东安市场一杯茶
    嵌上了一颗红星的东安市场,别来无恙吗?
    这一个念头立即吸引我走了进去,通过阴暗的短短的过道,石阶右面的帽店,首先进入我的眼帘,而我一眼便看到了那招牌上的“公私合营”几个字。
    里面的东安市场,才名副其实的是市井,现在仍然保有它的特色。
    东安市场的改变,除了本质上成了国家资本外,表面上的改变却不多,沽衣店仍占着较大的比例,杂货摊位仍然密密地占有了铺店间的空间,零食小卖是压根儿没有了。当然,你不能再在这嵌上了红星的东安市场里,再买到一根糖葫芦。虽然也有两三家“小吃店”,但在“广东小吃店”招牌下的菜牌上,我发现了四川的“回锅肉”。
    我决定要进去吃点甚么?走进了一家卖烧饼面茶的小铺。
    当我终于获得一个座位时,那掌锅的妈妈却拒绝卖给我面茶,因为我不能交出一两的粮票,但我终于获得了那位掌柜兼卖烧饼面包的老伯伯的同情,他上上下下打量了我一阵,不但招呼掌锅的妈妈通融给了我一碗,而且一两粮票一个的烧饼,和一两粮票一个的面包,也同时免了,当然,每样一角钱是不能免的。
    吃完了北京城第一顿早餐,我走进了对面的茶铺同样亦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店,我被“你来啦,一位。”的笑脸迎了进去,我也终于在那笑脸上、发现了古老北京的一点调调儿。
    我承受了刚才未能隔城五里而先问盐米的尴尬经验,于是,我先请教了掌柜的,要不要粮票?但这次却表错了情,这里,只要你能付出一壶茶叶四分人民币,开水五分人民币,喝胀了肚子,即可拍拍屁股走路。
    我在一位解放军“同志”的桌上找到一个位子。在他和他的太太同志之间,坐着他们的一双可爱的小女儿,正津津有味地吃着对铺买来的烧饼。就在这时,我看到了一个感人情景,也唤起了我对大陆亿万同胞那些逝去了的苦难日子的感怀和悲悯。当那位解放军同志将捧着的烧饼,小心地放在他小女儿的手中时,我看到了他的目光落在他面前包烧饼的纸上,随着他的目光,我发现了那纸上有数十颗从烧饼上脱落下来的芝麻。
    随即令我惊讶的举动开始了,他竟毫不避讳地,将那张纸小心的捧起来,当着我的面,仲长了他的舌头,把纸上的芝麻舔得干干净净,而从他和他妻子以后的谈话中,从他妻子与女儿的衣着上,都可肯定他是一位解放军中比较高级的军官。
    我详述了这感人的一幕,非是我对那位解放军“同志”有丝毫的不敬,而是我由此发生了极可悲的联想,因为我从他失去了人性的自尊,看我大陆以往那些悲惨日子里的无比的饥饿和苦难,更因而令我悟出了中共之有今天的成功,并非偶然,因为,从此可以看出,他们在那些苦难的日子里,从上到下,必是与大陆亿万的同胞共艰苦,在这一方面,他们并未高高地站在人民的头上。
    在我被派北上采访之初,我曾对我的服装加以考虑,当时我想:在大陆朴实的人民中,我穿着笔挺的西服,非但采访不便,恐怕还会引起反感。后来一打听,既然都穿西服,我也就不再考虑了。但出于我意料之外,北京人氏的衣着虽然绝不能说好,旧是不错的,却很少有见缝缝补补的迹象。当然,这是因为北方是产棉区,也许更因为北京是中共国都所在,国际观瞻所系,配布也比其他省市多,每人每年有一丈六尺配布的缘故,所以衣着方面,也要好些。我也发现,我先前的顾虑是多余的,我对面的解放军“同志”,他就当我是普通的茶客一样,当我不小心把茶倒在他包烧饼的纸上,而向他致歉时,他连声客气的说不要紧,显然亦未对我有丝毫反感。我以对两个女孩的赞美——而她们也确实可爱的——赢得了那位母亲的欢心,于是,我们有了简短的交谈,我感到了她有对生活的满足,更有母亲的骄傲。当我赞美她把女儿打扮得十分漂亮时,隔桌一个母亲立即伸手摸摸那女孩身上的毛衣,表露了她非常的羡慕。
    (二)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