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巴黎“国际论坛”周刊说:南斯拉夫经济的弱点在于农业非常落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57-04-27

    【本刊讯】巴黎“国际论坛”周刊4月12日刊载了一篇题为“南斯拉夫的不平衡”的文章说:贝尔格莱德政府多年来为了改善经济情况而作的努力,结果证明是相当白费了力气。实际上,虽然在工业化方面取得了一些显著成就,可是另一方面,农业生产则仍然很落后。结果,一方面生活水平提高甚微,而另一方面,从对外贸易的观点来看,南斯拉夫的依赖性越来越大了。
    1956年,食品价格上涨很厉害,因此,原定增加2%的消费量,终于减少了2.5%。至于进口农产品,在全部进口货中占30%,而在战前,南斯拉夫却是农产品输出国。然而,在农业方面的失败不能归咎于集体化的过份发展,因为,同大部分人民民主国家中的情况相反,它的合作社的数字并没有增加,而是保持在占全部农庄的5%的极低水平上,占耕种面积的10%。
    工业方面取得的结果相当有利。1956年的产量比1955年高10%(而1955年又比1954年高16%)。如以1939年为100,则产量指标达到236。然而,发展速度绝不是一致的。某些部门发展非常迅速,而另一些部门却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列举指数如下:纸增加39%,化学产品增加21%,电力增加16%,石油增加11%,煤增加l2%,纺织品和食品增加3%,建筑器材减少7%。
    在南斯拉夫在政治上被它邻国孤立的时期中,它曾进行大规模投资,而现在,投资额已经下降到较低的水平。那些雄心过大的计划已经搁置。只有兴建铝工业工厂的计划将继续执行。实际上,这方面的天然条件是特别令人满意的,因为,未利用的水电潜能很大,而铁矾土的蕴藏量也很大。1956年的铝产量已经达到一万四千吨,而1955年才六千六百吨。
    在农业方面,以1934年到1938年的平均产量作为100,可以看出农产品指数的变动极不正常。1949到1950年度的指数是96,而下一年度则为71,以后各年度的指数是107;74;112:95;114;而上一年度为100左右。收成不好不仅是由于恶劣的气候条件。对农村的投资也是很不够的。农产品占国民收入的45%,而1956年对土地的投资却只占全部投资的7%。最后,广阔的土地仍然是荒地,占可耕面积的5.7%。
    一般经济条件不可避免地要表现在对外贸易方面。在对外贸易方面,历年都入超。贸易入超每年为一亿二千万美元左右。这笔赤字只靠从外国各方面取得的贷款来弥补。美援弥补了赤字的大部分。另一方面,苏联和某些人民民主国家已同意给它以长期分期交货的便利。
    总之,南斯拉夫经济的弱点主要是在农业方面。在这方面作些努力,既可以提高生活水平,又可以由于减少输入而改善贸易支付。但是,政治条件和其他条件容许向这方面努力吗?这将待今后的事实来证明。(见原版面)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