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苏农村大批青年外流劳动力严重不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65-08-31

    【本刊讯】苏联《十月》杂志第七期刊登维库洛夫的一篇文章,摘要如下:
    如果一九五三年在伏尔加格勒州“列宁之路”集体农庄里有三百九十三个劳动力,那末现在他们只剩下一百七十个了。
    不久以前“列宁之路”集体农庄划小了,现在在集体农庄里剩下三十八个村庄。我居住的马特维伊哈村是三十八个村庄之一。在集体化初期,村里有二十八个户,现在有十二户,而且还不能算是户,只是住房,因为其中的一半农户只住着单身老人。
    我居住在维克托·米哈伊洛维奇和谢拉菲玛·巴夫洛夫娜·科马罗夫的家里,他们也不年青了
    ——两人都快六十岁了。在他们家里,也和其他家一样,曾经是人多而又热闹:科马罗夫夫妇养大了三个儿子和三个女儿。现在跟他们住在一起的只有最小的一个——科里亚、六年级学生。两个大的在莫斯科、中间的一个儿子是契列波维茨一家冶金工厂的工人,一个女儿是农村医院的卫生员、还有一个女儿是沃洛格达师范学院的学生。
    在“列宁之路”农庄有一千二百二十八头大牲口和五千一百六十一公顷农业用地,其中包括一千七百零二公顷耕地,在这里劳动力的状况怎样呢。
    在集体农庄里一共有三百七十六人。劳动力一百七十个。其中二十岁以下的有六人、从二十一岁到三十岁的有二十人,从三十一岁到四十岁的有四十八人、从四十一岁到五十岁的有五十三人、五十岁以上的有四十三人。高龄老人有二百○六人。
    数字本身说明:在集体农庄里没有青年人。我不再重复,北方农村的青年为什么逃走和上哪里去,——因为这方面已经写了很多,连我也不止一次地写过这方面的材料……。根据留在集体农庄里而且为它而担忧的人们的意见,我想谈谈怎样才能使哪怕是一部分现在坐在课桌旁的人固定在农庄里或者怎样把那些不久以前从农村跑出去的、还不十分习惯城市生活和留恋——不能不留恋!——田野的人招回来。
    “列宁之路”集体农庄主席和党委书记不久以前到学校去跟二十八个毕业生的每一个人谈了话。结果怎样?只有一个毕业生答应留在集体农庄里,其他人都准备到城里去,到亲戚和熟人那里去,并且在那里建立自己的生活。为什么孩子们不愿留在集体农庄里呢?因为在农村寂寞、青年人少、没有好的俱乐部。还有,因为父母亲劝他们这样做。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