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香港《新晚报》报道:纪录片《中国!》在纽约上映引起轰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65-07-29

    这部英作家格林访华时拍摄的影片,在纽约上映以来,场场满座,吸引了大批观众,尤其是华侨男女老幼一看再看,希望多看看自己怀念的祖国。
    【本刊讯】香港《新晚报》七月九日刊登一篇署名陈君的美国通讯,报道彩色纪录片《中国!》在纽约放映,引起轰动。通讯摘载如下:
    彩色纪录片《中国!》在纽约放映,轰动纽约。这部纪录片不但吸引男女老幼华侨一看再看,也吸引美国人及各国侨民观看。当我写这篇通讯的时候,《中国!》已放映一个月了,但越映越旺,看来还要映下去。
    这部纪录片是英国作家格林摄制的。他于年前前往中国旅行。他在中国逗留四个月,遍游中国很多地方,行程达一万五千里。
    最初,格林把他拍的纪录片在一些朋友宴会或社团中放映。看过这纪录片的朋友认为他拍摄的镜头甚有意义,在美国越来越多人喜欢中国新事物的时候,这部纪录片如能公映,一定能获得美国人的欢迎。果然,这部纪录片于今年五月二十五日首次在纽约卡尼基厅电影院上映了。每场放映时间两小时,同场加映《北京中央交响乐队》,这部音乐短片有中国青年钢琴家殷承宗表演。
    十多年来,华侨是如何渴望能知道更多家乡的新事呀。但在美国,华侨很难有机会看到一部来自祖国的电影。一些进步华侨团体、美国人民进步团体千辛万苦得到一部中国电影,间中放映,吸引大批华侨冒着被美国递解出境的危险而往进步团体观看。最近几年,不少华侨看过中国获得世界乒乓球冠军纪录片及《春燕展翅》、《欢天喜地》、《七十二家房客》等电影。
    现在,《中国!》纪录片在这里公开放映,那自然轰动华侨社会了。这部纪录片放映以来,场场满座,观众中有十分之四是华侨。西人电影院有这么多华侨观众,那是破这间戏院的纪录的。记得祖国解放初期,纽约埠上有一间戏院有时放映苏联卫国战争的故事片,这些电影多加演新闻片,有的新闻片是拍摄我国领导人在一些集会的镜头,也放映周恩来总理出国参加国际会议或出国访问的新闻片。华侨往那电影院看电影时,多希望看看新闻片,有的老华侨甚至兴奋地说“去看看周恩来”。最近五六年来,这里的电影院很难得放映这类新闻片了。现在,华侨能亲眼在银幕上看到“江山如此多娇”的祖国纪录片,华侨的感动心情,那是可理解的。
    唐人街的叔伯婶姆看过《中国!》纪录片后,大谈唐山新貌。华侨感到特别亲切的是,纪录片反映我们祖国的实况。有的华侨一看再看,希望多看看自己怀念的祖国。
    纪录片有不少反映中国大城市新风貌的镜头、有建设厦门铁路堤的镜头、有工人奋发图强的镜头、工厂新貌、工人翻身作主、江山美丽、人民公社好等等镜头。
    纪录片还继续映下去,电影院的经理说:“纪录片自五月二十五日首次公映以来,每天六场,场场满座,看来要放映两个月,卖座之盛将打破本电影院的空前卖座纪录。”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