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巴黎“世界报”记者谈香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58-04-29

    【本刊讯】巴黎“世界报”前不久连续刊载了该报特派记者写的文章:“繁荣而贫困的香港”。
    文章写道:在维多利亚区的中心,汇丰银行的大厦巍然矗立。这家银行是英国在远东的商业势力的头号支柱。二个灼目的英国式古铜狮子摆在它的大门前。但是,就在它旁边,另外有两个白石狮子,这是中国的狮子,守卫着共产党中国银行的大门。这种邻居关系,在香港却没有任何一个人感到惊奇。
    文章说,直到上次世界大战为止,香港的政治与经济命运已变得非常灰色。毛泽东的到来改变了这里的情况。英国立即以为同共产党中国进行正常贸易可望有很多好处,因而不迟疑地就承认了共产党中国,这一决定解除了香港当时的倒悬之急,并造成了它目前的富裕。这块英国殖民地今天事实上已成了远东共产党中国的真正的商务代办。香港接受来自共产党中国的产品,把它们储存起来,然后进行加工再出口到整个东南亚。香港从这些活动中得到的利润,在1957年达到一亿五千万美元。十年以来,香港成功地创立了自己的工业,把它的产品加速度地向外出口,同时成了整个远东资金的最大汇合处。
    这样出色的经济作用,必然要在政治方面起相应的作用。因此不难设想香港不平常的战略地位怎样使它成为整个东亚和南亚间谍和反间谍工作的真正理想的圣地。各种间谍、反间谍网在香港纵横交错。在香港碰见的某些人物、发现的某些活动、在光天化日之下或在暗中进行的某些行动,简直象是惊险电影或侦探小说中的事情。只要一艘来自澳大利亚、美国、智利或日本的货船一进港,派驻这个岛上的每一个政治经济集团就立即十分详尽地知道船上装的是什么,因为每一个集团在那些卸货苦力中至少有一个暗探。来自共产党中国的各省报纸在“情报市场”中成为势头最高的货物。这些报纸大部分比各大城市的报纸自由,它们事实上报导了往往很有意义的地方性事件,例如审讯、权利要求、舆论动向。而北京或上海的大报对这一切是只字不提的。因此,美国人、英国人、中国国民党人彼此争夺这种货物。
    文章提到:北京政府对于香港种种令人吃惊的、虽不说是极端荒唐的情况的看法如何呢?一位在香港的英国记者有一天告诉我:“有人说半个香港已经属于共产党中国,至少属于代表共产党中国的资金。在某种程度上说,这种情况使这里的人们感到放心,因为他们认为,如果毛泽东想要通过窒息香港而使香港失去能力,他就不会花这么多钱购买它了。”
    中国是有耐心的。它知道在1997年差不多整个九龙半岛除掉九龙市以外,都将归还给它,因为在上世纪末签订的关于九龙的租借协定为期只有九十九年。这已经是确切不移的事实。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