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阅读
  • 0回复

法刊说:赫鲁晓夫下台是因为他奉行联美反华政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64-10-30

    【本刊讯】法执政党保卫新共和联盟的《我们的共和国》周刊最近一期刊载一篇题为《赫鲁晓夫的错误》的文章,摘要如下:
    不管赫鲁晓夫的功劳如何,应该承认,他的对华政策是个极大的错误,其后果对于苏联的党和国家都是很不幸的。我们毫不怀疑,正是这一错误决定了他的垮台。
    这个政策是同北京决裂,同时同华盛顿接近。
    一方面是完全的决裂,在解释马列主义方面的思想上的决裂,但是在政治经济和战略的一致方面也决裂了。
    另一方面是以美苏两国的接近逐渐代替了两国过去的对抗,他们起初是缓和,然后是达成协议,最后差不多越来越像是结成联盟了。所发生的一切,就好像过去的敌人已经决定实行一种共同阵线,并组织他们之间的没有预料到的、但是一种真正的团结:由美国以提供食物的形式给于苏联大量经济援助,两国同意维护他们的核垄断和保持他们对世界的霸权,承认他们彼此的势力范围,轻视各国人民的国家统一。
    谁都知道,美国拒绝承认北京政府,美国政府的政策的目标,是要推翻北京政府和恢复蒋介石的权力。拒绝承认北京政府,就等于拒绝承认中国的民族独立。
    然而中国共产党的主要目标,始终是使受外国侮辱、欺凌和剥削的祖国获得独立,中国共产党的功劳在于,它完成了别人失败了的这些使命,它的神圣的使命,仍然是保卫费很大力气才取得的独立。
    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说明中国对于莫斯科的愤慨。苏联人同美国联盟,就是同中国的敌人联盟。这就是北京发动的反对赫鲁晓夫猛烈宣传的论点。
    赫鲁晓夫很久以来就设法使人相信,这仅仅是盲目的战争狂和傲慢的疯人的咒骂。但是,在中国的论据中,尽管有些过火的词句,但也直接表示了迫切的呼吁,以至于外国的、甚至苏联的舆论,都对此越来越有深刻的印象。在中央委员会会议的前夕,凡是还有一些责任感的领导人都很清楚,赫鲁晓夫的政策已经把苏联党和国家引进了一条必须赶紧走出来的死胡同。
    有三个危险看来是特别咄咄逼人的。
    第一,苏联和第三世界之间的不可逾越的鸿沟有越来越加深之势。由于苏联同美国站在一起,并让中国自管自,事实上,苏联便站在了帝国主义阵营中,而离开了各国独立国的阵营。
    第二,苏联和其他共产党国家的关系受到了威胁。在共产党国家中,目前发展的趋势也是朝着民族独立的方向。然而赫鲁晓夫现在反对这种趋势。由于他召开各国共产党莫斯科国际会议,以便谴责中国党,他因而便损害了这些党的独立,企图使这些党重新受到苏联党的统治。在这方面,引起了波兰人和罗马尼亚人的怀疑以及陶里亚蒂党的怀疑。国际共运中出现了深刻的混乱。
    第三个危险不太明显,但也是苏联军队首脑和党的许多领导人所警觉到的。赫鲁晓夫的战略将把苏联引导到一个什么样的处境呢?假如人民中国有朝一日受到美国军队的进攻,苏联的国防将变成怎样呢?那时中国边境上的危险将变成真正的危险。北越的事件,美国舰队到达东京湾,戈德华特的可能获得胜利,都使人广泛地作这样的推测。
    中苏联盟难道不是阻止这类事件的唯一方法吗?那么这个联盟的破裂难道不是很不审慎的做法吗?
    不管赫鲁晓夫在谴责他的人的面前如何雄辩,人们都看不出他怎么能够平息人们这么不安的情绪。
    假如以上所说是赫鲁晓夫撤职的原因:那么,由此就可得出结论:苏联将改变它的对华政策,冒失地打破了的中苏联盟,将在两党两国平等独立的基础上重建起来。
    另一方面,决不能由此而得出结论说,缓和政策将受到损害。
    至于戴高乐将军,他承认了北京政府,这决不是反对他的人所说的不合时宜,而是很及时的。他在拉丁美洲旅行期间,不断地解释了这些原则。他对于使这些原则深入各国人心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这一种意义上,可以认为,戴高乐是促成赫鲁晓夫下台的主要人物之一。由于同样的理由,可以预见到,戴高乐将是建立世界新秩序的第一个巨匠,全人类今后必须完成建立这一新秩序的任务。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