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朝日新闻》记者认为:我对内外政策取得成功说国际局势正朝着对中国有利的方向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64-10-04

    【新华社东京二日电】《朝日新闻》一日发表了该报记者吉田实撰写的一篇题为“新中国今天迎接十五周年国庆节”的述评。
    它说,今年国庆节,中国表现了这几年来所没有的自信和稳定。这是因为中国国内建设的调整工作收到了效果,今后的建设已经有了初步目标;同时,最近一年来,国际形势的发展,对一度孤立了的中国,变得更加有利。
    在国际方面,述评认为,最近几年来,由于发生了中印边界纠纷和古巴事件,使中苏对立日益表面化,同时,美苏两国实行妥协,去年缔结了三国条约,中苏两党会谈又告失败,中国几乎成了“世界的孤儿”。虽然中国处在如此不利的局面,但是积极地展开了结成反美统一战线和反对现代修正主义的斗争。去年年底,周总理访问亚非十三国,对第一中间地带国家进行工作,同时,又积极地推行了接近第二中间地带的政策。它认为,在这一方面,应当承认中国收到了“相当大的成果”。今年国庆节,有许多亚非国家的首脑和代表团访问北京,而且,东欧国家也派出了代表团。由此可见,苏联想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开除中国是不容易的。
    在国内建设方面,述评认为,由于三年的自然灾害以及苏联撤走专家,使中国的经济建设受到严重的打击,影响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因此为了安定民生,把过去的以重工业为重点的政策改变为以农业为基础的政策。同时,人民公社实行了三级所有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它说,虽然不能过高估计这些措施,但它对于恢复人民的生产积极性起了作用,而且粮食供应在这两三年有了缓和,今年更加好转。
    在工业方面,它说,中国吸取了依靠苏联的痛苦经验,采取了自力更生的政策。
    它说,中国国内建设的成就,是在尖锐的中苏对立中取得的。它认为中共领导,一面同苏共领导进行理论斗争,一面在国内进行激烈的反修斗争,并且初步取得了成果。
    《朝日新闻》从十月一日开始,把它对中国的称呼由“中共”改为“中国”。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