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马来亚报纸载文谈法国汉学研究概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64-03-27

    说法从十六世纪末叶起便有学者对中国文物作初步的探讨;现在法国从事汉学研究的机构和设备很多
    【本刊讯】马来亚《星洲日报》一九六三年十二月三十日刊载一篇巴黎通讯,题为:《法国的汉学研究概况》,作者流萤。摘载如下:
    在从事汉学研究的西方诸国中,以法国为最早。根据史实的记载,十六世纪末叶起已经有法国学者对中国文物作初步的探讨。十七世纪中叶,《大学》和《中庸》便先后被译成拉丁文,介绍到欧洲来。接着,四书五经次第被译成法文,成为中国文化有系统地与法国接触的起点。
    比较有系统的研究汉语文法的著作是一七二八年出版的马约瑟司译的《中国语文札记》。宋君荣司译的《中国纪年方法》及《元史前五帝简记》是研究中国历史和编年方法的初次尝试。宋君荣司铎除了有关历史的著作外,《书经》的翻译也是他的不朽巨作。
    根据杜赫尔德翻译的元曲《赵氏孤儿》为脚本,法国大文豪伏尔泰在一七五五年写了他那名噪一时的剧本《中国孤儿》,成为法国舞台上串演中国戏的先声。
    十九世纪初期是法国汉学家初次表现巨大成就的时期,名汉学家雷慕沙不仅是首创地在法兰西学院主讲中国、鞑靼满州语文讲座,他还著有《中国语言文学引论》、《汉语启蒙》等著作。由于雷慕沙有关汉学的研究方法特别新颖,便被誉为革新派汉学的领导人物。
    承继雷慕沙在法兰西学院讲学并主持东方语言学校汉语科目的余利安有关汉学的著作也很多。这里包括所译《孟子》、《太上感应篇》、《道德经》等。他的《汉文指南》是当时学习汉语的无上手册。《玄奘生平及游天竺史》是他的得意巨作。
    余利安的弟子巴参所著《中国历史、地理、文学纪述》,《中国道教、佛教各派起源及其组织考》,都有精邃的研究;所译《琵琶记》及《元曲选四种》给法国读者介绍了中国优美的戏剧创作。
    今天法国从事汉学研究的机构及设备很多,概括分述如下:东方语言学校
    东方语言学校是法国大革命后的一七九五年成立的。如果连它的前身青年语言学校也计算在内,其创始年代还可远溯到路易十四王朝的一六六九年。当时建校的目的是为国家造就近东诸国的语言通译人才。
    汉语是一八四三年(道光二十三年)被列入该校课程。第一任的汉语系主任是曾经翻译《琵琶记》及《元曲选四种》的汉学家巴参。目前的系主任是说得一口好北京话的年轻一代的汉学家于儒伯。巴黎大学
    巴黎大学文学院自一人二○年至一九二六年间开设中国文化史讲座,由汉学家葛兰言主讲。经过三十及四十年代长期停顿之后,由于环境需要,自一九五七年起再设中国语言文化讲座,由翟赫烈主持。中国学院
    中国学院是一九二六年在葛兰言手下首创的。接着是曾到过中国西部探险的考古学家伯希和继任院长。目前的院长是《马哥孛罗传》的作者韩伯诗。
    中国学院的优点是它藏书的丰富。
    除了正式开设的有关中国目录学、中国语言文字、中国艺术与宗教、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等类课门而外,还有临时从院外或国外聘请来的汉学家作学术演讲。
    此外还有高等实用学院、法兰西学院、卢佛学院、政治学院、国立科学研究院、纪美博物馆、切努斯基博物馆、枫丹白露的中国博物馆、国立图书馆、外省大学、法国远东学校。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