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英议员麦克累恩撰文谈访华观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63-10-29

    认为我人民政权深得人心,外国关于我农村情况的歪曲宣传与现实毫无关系;中国农民生活比过去好,年青一代对建设新中国有真正的热情;中国自然资源无穷,人民灵巧而勤劳,政府领导有方,必然成为工业强国;中国在短时间内依靠自己的力量由半殖民地状态提高到世界大国地位,对亚非国家的影响势必相当大
    【本刊讯】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10月6日刊登下院议员菲兹罗伊·麦克累恩所写的一篇文章,题为《目睹中国情况》,摘要如下:
    关于绕道西伯利亚然后乘火车从外蒙古到中国一事,如果你有时间的话,可谈的话很多。火车是中国制造并由中国人管理的。餐厅的食品价钱便宜、花色繁多而且质量意外的好。
    我上次在1946年底到过北京。
    今天,中国同其他的共产党国家有着不同的感觉。人们认识到,中国人接受了共产主义,正在从共产主义中搞出他们自己的一套东西。在中国,现在看不出共产主义是一种从外面强加的外来政治制度,而是中国人主要为其本身所发展的一种制度,通过考验和错误而适应于其本身的需要,而最富有意义的是适应他们亚洲邻邦的需要。
    迄今就中国人来说,无庸怀疑共产主义至少满足了他们的主要需要。因此若认为中国现政权极不得人心,那终将是一个错误。
    我在翻阅了关于新中国的书报之后,曾很想看看密布着现代化的1894年式公社的乡村:有着大的农业工厂和营房,新的农村无产阶级拥进拥出;男的同女的分开,分开吃饭,分开居住,只能在规定的时间碰头以达到官方所准许的生育目的,小孩生下来马上就给送进托儿所。
    当我在乡村参观时,我见到很多情况足以说明这种看法与现实毫无关系。事实上,中国不论走到那里,都会看到清一色的农民——男人、妇女和小孩穿着褪了色的蓝斜纹布衣服,头戴劳动用的草帽,始终如一地从早到晚在田间从事耕耘。在一座村庄里可以看到他们的朴素的住房单独一幢或几幢一起排在那里,偶而也可看到一些公共建筑物或其他房子:工厂、饭厅或行政中心。
    但是,虽然在外表上没有什么变化,可是当你深入实际了解,就会发现在社会上和经济上发生了彻底的革命,消灭了地主、收租人和债主。
    所有这一切,对大地主和债主无疑是一种灾难。但是那些在这种变动中遭难的并因此仇恨这个政权的人,仅仅是全部人口当中的一小部分,而几亿普通农民目前生活一般都比过去过得好。
    不错,根据欧洲的标准来衡量,他们的生活水准仍然低得可怜。但是他们并不象以往一样担心总是悬在他们头上的实际的饥饿。他们也不受地主和债主或进行劫掠的军阀或盗匪的不断折磨了,这些军阀和盗匪在二十年代和三十年代造成了极大破坏。不管共产党人做了什么别的事情,他们至少使地方上有了和平、法律和秩序,并且消灭了腐化。
    此外,农民和他们孩子的健康得到了更好的照顾,他们的儿童可以受教育。最后,由于更大规模的耕作,农业现在已建立在比较合理而不那么浪费的基础上,结果是农业生产正在缓慢增加,因而食品的供应也在逐步增加。
    在头次掀起建立公社的热潮时,无疑走得太远太快了,因此从那时以来不得不大大放慢整个计划。
    关于有意破坏家庭生活的传说看来是夸大了。至于谈论很多的公社吃饭的安排,看来并没有什么特别耸人听闻的东西。不管在工业或农业方面,它们大约相当于工厂的饭堂——吃饭不要钱或非常接近不要钱。
    由于所有这些理由,最大的错误莫过于认为中国的农民满怀不满,等待着一有机会便推翻一个令人痛恨的政权。相反,他们对目前的命运是相当满意的,而年青一代中一些人大概对他们相信是他们在建设的新中国有着真正的热情。
    在中国的国民经济中,工业和农业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为了进一步发展中国的工业,需要有更多的基本装备。而中国是否能提供这种装备,这取决于它的农业生产的水平。另一方面,在它的工业能够生产它所需要的农业机械以前,它的农业生产就不会如应有的那样迅速地增长。
    人们有时提出这样的问题:中国能不能单干?回答是,中国在很大的程度上已经是在单干了,而这主要应归功于美国和俄国。由于这两国现在强加于中国的禁运,中国人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什么选择余地,而且由于必要,他们现在决心向世界表明,他们不需要依赖任何人。
    对于中国人发展工业的能力是毫无疑问的。这不过是时间问题。中国有着七亿灵巧而勤劳的人民,有着无穷的未开发的自然资源,而且有着一个已经表明自己能够利用这些人力物力的政府,因此它必然早晚会成为一个工业强国。
    最近中国人处理经济问题的方法比以前稳健、现实。土法炼钢比较少听到了,但是钢铁工业在发展,鞍山和重庆的钢铁中心正在兴建许多新工程,包括两座铁矿在内。
    在1963年头三个月内,拖拉机生产比1962年增加50%,此外1962年中国炼油厂生产了六百万吨石油产品,从而使它不致那么受制于苏联集团的石油进口。
    北京,与我1946年所见到的这个神秘城市大不相同。首先它现在再次成了中国的首都。它有六百万居民,它正在迅速地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大都会。
    当然老北京的所有著名建筑物都还在那里:紫禁城、天坛等等。这些建筑物和其中的珍宝都作为中国历史遗产的一部分而受到极为谨慎小心的保管和保存。只有在人们从煤山鸟瞰全城或乘车到城市去时,才认识到那里已经发生的改变和将要发生的改变。(下转第四版)(上接第一版)
    总的说来,巨大的国营百货公司中出售的中国制造的消费品的花色品种使我感到惊异,虽然其价格从平均收入来说,是比较高的。除了日用必需品——针线、梳子、小刀、钢笔、铅笔、牙刷、香皂等等,质量都还可以——外,这些消费品包括诸如电器、留声机、录音机、自行车、电视机以及供有大笔钱可花的人买的大钢琴
    ——全都是中国造的。
    最近几个月,食品情况已经比前缓和了。在城市里,主食仍是实行定量的,比如大米的定量是按各人的职业而异的。鱼、家禽、蛋和菜蔬现在自由市场上都有,不实行定量供应,而且相当多。
    共产党中国由于强调物质成就并拼命致力于更崇高的东西,共产党中国给予人们在北京各处看到的无数来自亚非国家代表团团员的印象是什么呢?一般地说,印象大概是良好的。对面临的问题同中国所面临的问题相似的落后国家,中国榜样的影响,短短数年中靠自己的力量由半殖民地状态提高到世界大国地位的做法的影响,势必是相当大的。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