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苏联“共产党人”报道:苏科学界对社会主义内部矛盾问题展开活跃讨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58-02-26

    【本刊讯】据最近出版的苏联“共产党人”第二期报道,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的矛盾问题,现在在苏联各大学的社会科学教研室、科学研究机关和杂志上展开了活跃的讨论。“共产党人”编辑部也收到了不少关于内部矛盾问题的信件。
    这个情况是阿·索波列夫在这一期“共产党人”上写的一篇“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及其克服的途径”的文章中报道的。作者说,“哲学问题”杂志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讨论。
    文章作者说:“关于社会主义下的矛盾及其克服的途径问题,马克思和列宁有过精辟的指示。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在苏共代表大会、代表会议的文件和党中央全会的决议中得到了全面的论述。各国共产党都仔细地研究了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矛盾并且指出了克服这些矛盾的途径。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个人对这一问题的处理作了巨大的贡献。”
    索波列夫说,在苏联目前的讨论中提出了不少很有意思的见解,同时某些研究苏维埃社会的人也提出了一些错误的观念,流行最广的错误有两个,一是研究社会发展时“只从统一的角度来看待一切发展过程,而忽略了矛盾的一面”,一是“低估甚至忽略了苏维埃社会的统一,把主要注意力集中在矛盾上了”。对于后一错误,作者举例说,戏剧家佐林的剧本“客人”把领导干部和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看成是不可解决的。杜金采夫的“不单是靠面包”把苏维埃公民的创造活动和苏维埃管理机关的矛盾看成是不可克服的。雅申的小说“杠杆”描写了共产党员内心的人道意识和他们的机械的、无思考的事业之间的冲突。作者说,不能脱离了对立面的统一来看待矛盾。
    作者然后从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必然矛盾和偶然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以及矛盾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对历史发展的影响等方面研究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文章中说:“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占统治地位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对抗的因素在社会主义国家内部会保存很长一个时期,但是它们是占从属的地位”。作者指出,有些宣传工作者在给编辑部的信中把用和平方法解决对抗性的矛盾问题同资本主义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可能性混淆在一起,这是完全错误的。作者以中国的例子说明,中国用和平办法把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是旧的质的消灭和新的质的产生。
    作者在研究社会主义下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没有也根本不可能有完全的适应”。这是因为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也是生产中最为活跃的、不断变化的一面,而生产关系是活跃性较差、较为隐固的一面。在经济结构中总会有已经过时、需要改变的因素,或者是在逐渐过时但虽然已显得落后而要改变还不够成熟的因素。因此在一定发展阶段就会形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个别方面的不相适应,即部分的不适应。
    文章说:“但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下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也可能产生另一种矛盾。有时形成这样一种情况: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新的经济结构建立了,而生产力发展的现有水平还不足以保证完全实现社会主义的原则。于是就产生了先进的经济制度和社会所支配的物质资源之间的矛盾,新的经济关系和比较落后的物质技术基础之间的矛盾。当然不能因此就说,生产力不再是社会生产的最活跃的、革命的因素,而生产关系具有了决定性的意义。这就是说,革命前时期的生产力状态,按其性质和发展水平来说,要求打破旧的生产关系和建立起新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但是在打破旧的生产关系之后,在社会发展上就发生了这么一个跃进:致使生产规模落后于新的经济结构所提出的要求了。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的注意力首先是向着生产的发展,而新的生产关系为生产力的蓬勃发展开辟了康庄大道。”
    作者在文章中还研究了社会主义下的其他一些矛盾和“社会主义下对立面统一的特点,矛盾和统一的相互联系”等问题。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