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说:肯尼迪正发动战后第三次“和平攻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63-07-01

    【本刊讯】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29日发表哈希从伦敦发出的一篇文章,题为《第三次和平攻势》。摘要如下:
    肯尼迪从6月10日在美利坚大学的演说开始,后来继续在德国发表几次谈话,多方鼓吹和申述他的立场,这一切等于是一种前后一贯的保持均衡的和平攻势,目的在于缓和甚至是有朝一日终止我们所说的冷战的局面。
    以这种行动而论,这个攻势是非常合乎均衡的要求的。它使一种表示通情达理和愿意同苏联妥协的表态同力促西方联盟加强军事和经济团结的政策均衡起来。
    这一攻势既不是出于软弱的姑息,也不是好战地集结实力。这是把丘吉尔一句名言“我们武装是为了谈判”和西奥多罗斯福的著名公式“温和行事但是要带上一根大棒”所体现的观念在实际中运用出来。
    这是美国领导人要同苏联达成可以实行的、和平的协议的第三次重要努力。
    这一系列尝试的第一次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进行的。弗兰克林·罗斯福那时试图维持战后的和平,理论是苏联人可能会对理性和西方的克制有所响应。要是在进行这种努力的同时更加注意于西方国家的武装力量并积极使用那种力量,那一次本来是很有可能成功的。
    第二次和平攻势是杜勒斯在艾森豪威尔整个执政期间一直进行的。其中包括日内瓦最高级会议,并以1960年巴黎最高级会议垮台而告终。这次攻势的缺点在于,它是在西方盟国相对的军事力量不断下降的同时进行的。
    现在的问题自然是,第三次努力有没有什么希望取得比前两项为好的结果。
    大概会取得这样的结果。
    莫斯科的有理智的人们一定会认识到,越早同华盛顿讲和,苏联政府就可以愈早地集中精力去修正制度,这一制度在改进人民福利的能力方面正在下降。
    肯尼迪的计划很可能打动莫斯科。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