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蒋帮《联合报》报道:台湾发现三百年前荷兰所建古城遗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63-02-27

    【本刊讯】蒋帮《联合报》2月11日报道说:一座距今三百余年前的古城遗址,顷在台南市安南区的四草地方发现!
    这座古城与现存的安平古堡年代同时,均系荷兰人据台时所建造。这座古城遗址现在安平古堡的西北五十三度三千六百公尺处,附近是一条水沟。古城遗址经发现的仅有一公尺见方大小的颓废城垣。
    发现这座古城遗址的是台南市文献委员会的委员黄典权和赖建铭,他们于去年底发现圮垣残迹,经过研究考证,终于获得初步的结论,断定这就是三百多年前荷人所建另一古城的遗址。
    据史册记载:这座城完工于明朝天启七年,即公元1627年,迄1656年7月因遭遇一场剧烈的台风而吹毁。之后荷人便任其荒废,未再重建。据发现古城遗址的黄典权说:当十七世纪初叶荷人据台时,安平港有二个出口,一称北港道,一称南港道,北港道即北线尾岛南端与下弦弧状连亘的沙滩之间所挟的一条水道。南港道则系指弧状沙滩南端与安平地岬之间的水道。南港道的要塞便是安平城堡,北港道的要塞便是“海堡”,目前发现的古城即其遗址。荷人当时称为“海堡”或“热堡”。
    这座古城是由灰石和土砖砌成的,据“台湾文化史说”一书中引述“来希蒂连的旅行记”记载,这座古城事实上就是一个寨堡,其壁是石造,高有十六尺,侧壁有七,备炮二门,守备兵员二十五人至二十八人,用以监视港口的出入。
    据赖建铭考证这座古城兴建的经过称:公元1624年9月,强占我澎湖岛的荷人,被明廷驱出,入据台湾,至1662年2月,再为郑成功驱逐出境,荷人在台共达三十八年,当荷人据台期间,曾不断探测安平附近各港道,发现了北港道和南港道。其中南港道就是当时荷兰人入台时的港道。
    荷兰人发现北港道,大约在1626至1627年之间,当即在北线尾南部沙地近水道的入口处建造堡寨,作为安平热兰遮城之前卫炮垒,这座堡寨便是“热布尔”,即“热堡”或“海堡”。此一堡寨开工兴建于1627年,当年完工,后来在1656年7月间被台风吹毁。从此便未再重建,而任其荒废。
    “海堡”(Zeeburgh)古城遗迹的寻获,是台湾考古学界一大发现。对台湾文化史的研究将有莫大助益。尤其对于解决学术界争论经年的郑成功复台登陆纪念地——
    鹿耳门的位置问题,相信亦将可以作为重要的参证资料。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