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西德报纸评赫鲁晓夫乌布利希在德党代会的讲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1963-02-01

    【本刊讯】西德《世界报》1月18日发表社论,题为《争取时间的政策》,摘要如下:
    赫鲁晓夫在东柏林党代表大会的讲话中小心翼翼地避免向美国人挑衅。这一点表明他学会了现实地估计自己的和认识到他自己力量的有限。他在谈到他的大对手时所用的方式也表明,他想坚持他的最为得意的主张,同美国在最重要的问题上达成一项协议。但是他怎样设想达成这样一种安排,在他的许多决不是总是重要的讲话中却几乎剔不出来。
    虽然他企图表示他有绝对的和不可战胜的胜利信心,但是在他这个人身上不难看出,他在目前真不知道今后事态将怎样进行。
    无需预言者的天才便可预言,他们不会接受中国人要举行新的“集会”的要求,如果举行“集会”,那便会向与会者表明:毛周围的人是当代远比俄国人更好的辩证家和更可靠的理论家。俄国人企图提出证据,证明毛玩弄战争,甚至要挑起战争。中国人极力驳斥这种说法,并且振振有词地说这是庸俗的宣传。
    不可忽视的是:赫鲁晓夫需要喘息时间。
    【本刊讯】西德《德意志报》1月21日发表社论,摘要如下:
    乌布利希在他的长篇总结报告中大量攻击中国领导人。赫鲁晓夫、哥穆尔卡和其他的客人在批评他们是“教条主义者”的时候却采取了审慎态度。乌布利希敢于一马当先,走得最远,反对北京,这无疑是商约好了的,因为他不断地向全世界断言,说他早在斯大林时代就是反斯大林主义者。似乎用这种说法和对毛泽东进行粗暴的攻击,就可以巩固乌布利希的威信和地位了。
    在柏林问题上,赫鲁晓夫和乌布利希都自认是谨慎的。
    赫鲁晓夫甚至承认,随着1961年8月13日筑起隔墙,已经达到了共产党急于要求缔结对德和约的最重要的目标和“解决柏林问题”。
    虽然乌布利希继续谈“两个德国”之间的“谅解”,但是他这方面的处方是将现状永久化,他的目标仍然是也在联邦共和国接管政权。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