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年年“除夕” 古今同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2-12-31

    斯拉夫人有一项专门的仪式来祭祀这位严冬老人。在节日到来的夜晚,一家人注视着窗外,口中念念有词:“严冬,严冬!来喝碗粥!严冬,严冬!别吃燕麦。”随着时间的流逝,严冬老人的性格变了,变成了一位快乐的好心人,为寒风中的家家户户送去欢乐与幸福。
    【俄罗斯《论据与事实》周报12月26日一期文章】题:根据沙皇的旨意(作者 纳塔利娅·罗斯托娃)
    “新年好!恭贺新禧!”———新年前夜,与家人好友欢聚一堂,我们总会相互道出这些熟悉的祝福。其实,早在公元前153年,古罗马居民中就形成了通宵欢庆、互赠新年礼物并祝愿成功与幸福的习俗。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古斯拉夫人都在3月1日庆祝新年,把这一天与冬去春来、开始农田耕作联系在一起。1492年,罗斯古国正式将新年的开始定于9月1日。1699年底,彼得大帝下令,从第二年开始在1月1日庆祝新年。
    1700年新年前夕,彼得大帝在红场上亲手点燃了第一支火炬。各主要街道彩灯高照,灯火通明。钟声四处敲响,此起彼伏,鼓号礼炮声不绝于耳。欢庆持续了整个晚上。
    装饰得五颜六色的松树、柏树与杉树被沙皇指定为新年的象征物。这一新举措非常符合小饭店、食品店、小酒馆店主的心意。节庆结束之后,他们把没人要的树木放到屋顶上,作为自己店铺的标志。这样的小酒馆在民间被称为枞树小屋。
    新年扎枞树的习俗虽然没有在农民阶层中风行,但却很快为都市的贵族家庭所接受。在节庆日中,他们把新年枞树视为最尊贵的客人,把它放置在桌上或专门的台子上,树上装饰着蜡烛、水果、糖果与核桃。还有用纸制成的新年枞树玩具与饰物,但它们的出现已是19世纪末的事了。
    在俄罗斯,举办新年假面舞会的历史并不长。18世纪初,为了庆祝与瑞典和好,举办了第一次豪华的假面舞会。结果,假面舞会便成为了此后的一项传统,一直流传到今天。
    另一项传统——互赠新年礼物,也有相当长的历史。从枞树下找到自己的礼物特别让人开心。对于孩子们来说,没有比从严冬老人手中得到新年礼物更快乐的事了。
    在我们的祖先看来,主宰寒冷、刮风与降雪的严冬老人是一个相貌难看、脾气倔强的老头,他在田野中奔跑,留着长长的大胡子,拄着拐杖,把严寒带到人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