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卢拉圆了普通人的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2-10-31

    今年10月,记者在巴西亲历了该国4年一次的大选。这个季节本该是温和的春天,但天气却反常地就像炽烈的选情一样酷热难当。大选既产生了总统和州级行政首长,也产生了联邦和州议会议员。不言而喻,其结果将左右巴西政治经济发展的方向。鉴于巴西作为发展中大国和地区性经济强国,在拉美乃至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更兼其总统竞选中出现了颇为耐人寻味的新因素,这次大选在国内外都格外引人注目。 
    卢拉:四度问鼎 今始成功
    现为左派反对党———劳工党名誉主席的卢拉在10月27日举行的第二轮选举中胜出,当上总统,圆了自己的一个梦。这也是巴西劳工党成立二十多年来的一个梦,也是巴西左派的一个梦,也是巴西劳工大众的一个梦。
    卢拉于1980年创建巴西劳工党,开始了曲折漫长的从政路。1982年竞选圣保罗州长失败,1986年高票当选联邦众议员。从1989年起连续三次竞选总统,均告失利。第一次在第二轮投票中不敌对手科洛尔,后两次分别于1994年和1998年均是在第一轮就败于现总统卡多佐。历经20年锲而不舍的奋斗,今年第四次竞选总统终获成功。在整整57岁时,从东北部穷乡僻壤走出来的卢拉将以主人身份迈进巴西总统府。许多巴西人说,卢拉实现了千千万万普通巴西人的梦想:贫贱不移、不懈追求、创业有成。
    分析家几乎都认为卢拉此次竞选就胜在一个“变”字上:选民求变、卢拉应变。现总统卡多佐执政8年来在稳定经济、控制通货膨胀、振兴农业以及扩大社会领域投资等方面也有所建树,但由于内外债务猛增、公共赤字膨胀和不利的国际经济金融环境影响,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强制推行紧缩经济政策,巴西经济增长乏力、工业生产萎缩、失业增加、民众收入下降、贫富差距拉大,同时政坛腐败现象加剧。选民对现政府和现行经济模式丧失信心,在治理国家上呼唤新人新政,在经济发展上呼唤新模式。
    卢拉趁现政府执政8年来的损耗和弊病所提供的可乘之机,打起变革的大旗,允诺给巴西带来新人新政新模式。作为反对派领导人,选民并不怀疑他会带来变化,而问题是过去很多人担心他执行激进左倾政策,担心巴西出现混乱。于是,卢拉顺应选民心理,提出“和平与爱心”的竞选口号重塑形象,从激进左派变成中左派,以既代表变革又维护稳定的温和面孔稳住民心。为此,卢拉及劳工党内的主流派设法控制住党内的激进势力,尤其限制了诸如无地农民运动和统一工会这些劳工组织的夺地、罢工等行动。 
    卢拉当选巴西总统具有深远影响。从政治方面看,巴西历史上将出现第一个左派政府,劳工党成为联邦议会和地方政权的一支主要政治力量,这必将改变巴西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政治上,拉美国家的左派深受鼓舞,并将从中汲取经验,采取务实路线;经济上,新自由主义经济在巴西和拉美受到重挫,促使拉美国家结合各国自身的实际情况,思考和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社会发展上,卢拉当选反映出平民参政执政的愿望,也表达了普通巴西人特别是下层民众反对社会歧视、争取不同阶层间平等权利的强烈愿望。
    市场:风潇雨晦 险象环生
    卢拉在今年的竞选道路上实际并未碰到真正的对手,既然选情并不吃紧,那么这次大选何以搞得如此紧张?原来,巴西大选还有一个虽不见身影但却不甘寂寞的“第三者”———国内国际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对巴西大选反应之敏感任何人都始料未及。随着选情发展而动荡不已、险象环生,时而狂风骤起,时而暴雨瓢泼,让世人屡屡惊心动魄。从6月初到10月中旬,巴西雷亚尔已贬值约70%,股市也连续暴跌,圣保罗股票交易所上市股票价值大幅缩水,多数股票贬值在一半以上。外国媒体干脆专为此发明了一个新词,叫“卢拉效应”。
    如果把今年6月以来的巴西金融风暴完全归咎于选举因素,委实以偏盖全。如同大多数拉美国家一样,巴西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是内外债务问题。近十年积累起来的高负债率和越来越恶化的国际金融环境造成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偿债负担日益沉重而筹资却日益陷入困境。今年巴西虽预计能有近百亿美元的贸易顺差,但仍远不足以弥补经常项目赤字。而近年国际资本对投资拉美缺乏信心,流入该地区的资金锐减,巴西接受的直接外资2000年为328亿美元,2001年降为225亿,今年预计不超过160亿。同时巴西在国际市场上借钱还债的努力也屡屡受阻。这些因素迫使政府和企业在巴西国内的外汇市场抢购美元以偿付到期外债,于是外汇市场交易中美元供应量剧减,美元急剧升值。
    然而,直到今天仍在刮个不停的巴西金融风暴毕竟还是与选举有着理不清的关系。投资商对新人执政缺乏信心,国际金融市场担心卢拉上台后推翻现行经济政策,拒偿外债。在这种情况下,巴西国家风险指数不断上升,进一步导致市场恐慌。此间分析家指出,人们不难从巴西金融动荡中发现国际金融资本对巴西大选结果施加影响的意图。同样给人鲜明印象的是,市场利用大选因素和恐慌心理,肆意投机大赚其钱。
    卢拉与劳工党为缓和市场压力,频繁会见企业家阐述竞选纲领和上台后的经济政策,逐渐导致市场出现积极反应。今年晚些时候已有不少企业家表示相信卢拉会稳定国家经济和金融形势。第二轮投票前,人们议论的主题已不是谁将当选,而是卢拉如何组建过渡班子。不言而喻,卢拉就任后的最迫切挑战就是消除“卢拉效应”,恢复市场信心,稳定股汇市。
    美国:心存疑虑 拭目以待
    一家西方媒体10月初曾报道说,美国举着放大镜跟踪巴西大选。看来美国人已准备接受劳工党候选人的胜利,但一个可能的卢拉政府将对美国构成巨大考验。今年以来,美国方面针对巴西大选,直接或间接表态的政要不乏其人,记者点评和报纸社论更是接二连三。巴西竞选各方也抓住对美关系大做文章,以争取选民。
    美国担心卢拉执政后对美立场强硬,在美国后院形成又一个反美核心,影响其实现全球战略。这种担忧最早出自华盛顿一家智库的保守派学者,他声称卢拉当选巴西总统后将形成卡斯特罗—查韦斯—卢拉“拉美邪恶轴心”。《华盛顿时报》摘要报道了该学者的文章,被国际媒体广泛转载,在巴西尤其引起各方注目与争论。卢拉的支持者对此嗤之以鼻,而执政党候选人的支持者却借机攻击卢拉与古巴和委内瑞拉关系密切,还影射巴西有可能发生委内瑞拉那样的危机。
    美国也担心卢拉当选后巴西经济陷入混乱,引起拉美或全球多米诺骨牌效应,从而损害其经济利益。美国财政部一位高官还说,美国已经准备好一项紧急计划,以应付巴西宣布延期偿债,让国际投资家和跨国公司着实吃了一惊。美国还害怕这种经济危机导致巴西失去政治和社会稳定,进而招致拉美后院不稳,牵扯美国精力,影响其实现全球战略。
    当然,美国更担心的还是卢拉当选后会重振南方共同市场,使美国推进自由贸易和经济全球化战略的努力受阻,并干扰和损害美国在全球的经济竞争态势。卢拉在一次竞选演说中重申了对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忧虑,他认为一体化计划应给地区所有国家带来实惠,而不能仅仅是把这些国家变成美国的附庸。布什政府的贸易谈判代表闻讯也立即作出回应:“巴西要么加入美洲自由贸易区,要么就得去南极推销产品。”
    虽然美一些政要同卢拉及其助手屡次交锋,大打口水战,卢拉也利用巴西当前的反美情绪,几次抨击美国,争取选民好感,但双方都控制火候,留有余地。美国方面包括国务卿和驻巴大使,多次表示愿与选举产生的任何新总统合作,反复重申美巴关系的重要性。27日晚,虽然巴西总统选举投票结果尚未正式宣布,布什已向“当选总统”卢拉发了贺电,并表示期待与巴西新政府“共事”。
    巴美关系在巴西大选中表现出的敏感程度恰恰说明,这个问题势必成为巴西新政府的一个关键和棘手的课题,不仅是对布什政府的巨大考验,也是卢拉政府必须面对的巨大考验。
    
    大选获胜后的卢拉在记者招待会上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