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阅读
  • 0回复

俄罗斯专家谈人质事件影响 当局对车臣应该更强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2-10-30

    【俄罗斯《独立报》10月28日文章】题:这是对当局的沉重打击 副题:车臣政策走进死胡同
    战略研究中心、俄罗斯科学院欧洲所的三位著名专家谈人质事件对俄政治的影响。他们认为事件暴露出政权的软弱,车臣政策已进入死胡同,车臣因素将成为竞选活动中的主导因素。
    安德烈·费奥多罗夫(政策研究基金会):首先,如果撤军(有这种必要),也应当在解决这次危机之后。毫无疑问,内务部和整个国家机器的表现不是特别好。看来,我们需要一个新政府,一个不是在衰弱的制度下,而是按严格的工作制度运行的政府。因此我认为,此次事件对选民的情绪有非常不健康的影响,首先是从不信任当局的角度考虑。因为当局不会保障国内秩序和安全。我认为,车臣因素将成为竞选活动中一个主导因素。
    谢尔盖·卡拉加诺夫(俄罗斯科学院欧洲所):我认为,我国当局对车臣应该更强硬,因为现在很明显,车臣政策已进入死胡同。我们既要把行动进行到底,又要探索政治解决办法。但此次事件是对当局的沉重打击。另外,当局本应邀请北约国家或西方大国的专家到莫斯科,让他们也参与解救人质的行动和围绕人质事件的政治斗争,也可以让他们参加最后的行动。
    安德烈·皮翁特科夫斯基(战略研究中心):令人不安的是,社会和精英们在想,莫斯科对车臣冲突的立场强硬起来可能就是结果。也就是说,会再次提出“扔到茅坑里”的口号,只是更加坚决和强硬。令人更加悲观的是,此次劫持人质事件恰恰是在社会舆论变化的情况下发生的。各种民意调查的结果表明,大约65%的居民主张政治解决车臣问题,和我们与之战斗的人真正进行谈判,包括与马斯哈多夫谈判,而且首先是与马斯哈多夫谈判。像前总理普里马科夫这样的政治家也持这种观点。所以我担心,此次事件会使我们再次倒退。我甚至认为劫持人质的车臣人属于所谓车臣战争党。谁都知道,无论在莫斯科,还是在车臣都有人希望冲突继续下去。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