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我们做了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2-10-30

    【《俄罗斯报》10月28日文章】题:没选择进攻时间(作者 纳塔利娅·科兹洛娃)
    27日,解救人质行动指挥部一位未透露姓名的负责人来到编辑部。他以目击者和参加者的身份谈了解救行动的细节。他说:
    “我们知道,没有选择的余地。既不能接受他们的条件,又不能让他们炸毁大楼。这是早就注定了的结果。那两天我们克服了巨大的困难,对文化宫大楼使用了一些技术手段。
    大楼里共有2吨爆炸物,其实2吨和50公斤炸药没什么区别。50公斤炸药就足以把大楼房顶掀开。我们清楚,不能让恐怖分子引爆炸药。
    强力机构制定了进攻方案。但情况可能有变,恐怖分子随时可能枪杀人质。我们时刻准备采取行动,以避免出现严重后果。最重要的是不让恐怖分子启动引爆装置。
    每个恐怖分子手里都有按钮,有几个主要爆炸点。爆炸物都有导线。一部分爆炸装置接通了外面的食品店。一部分爆炸物连着手提装置。哪怕极小的电池也能引爆雷管。劫匪们分头行动,有的在大厅,有的担任警戒或在别的地方。当时我们估计劫匪至少有30人。
    我们没选择进攻时间。到第三天,恐怖分子的神经紧张起来。他们把自己搞得很累。外面只要一有动静,比如说特警换岗或开来一辆车都会使他们不安。他们惊魂不定,开始打开保险。
    其实进攻前的那天晚上,恐怖分子就极度紧张。他们朝天开枪,打死一名男子,打伤几名妇女,并大声喊叫,为自己壮胆。我们知道,每一分钟都可能发生无法挽救的事情。就在这时下达了进攻令。
    士兵们冲了进去。行动并不是同时开始的。最先冲进去的是已经进入通往文化宫通道的人,为的是吸引恐怖分子的火力,掩护外面马上发起进攻的部队。等最先冲进去的人进入大厅,其他人也已冲进巴拉耶夫及其同伙所在的房间并消灭了他们。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到剧场的座席解救困在那儿的人质。
    特种部队战士们干得漂亮。指挥部的行动也有条不紊,人们各司其职。上级的决定是,不能让人质死亡。但是,有那么多带着武器和炸药的恐怖分子,不可能不流血。
    我们有200多人参加了行动。考虑到土匪和文化宫的实际情况,我们并不占优势。我认为我们做了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莫斯科人沉痛悼念遇难人质(法新社)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