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一个情字写尽陈香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2-10-01

    【香港《亚洲周刊》9月22日一期报道】题:情这个字写尽陈香梅
    原文提要 陈香梅回忆录在情字上用笔,细说她穿梭中美与台海两岸的历史传奇,也让情这个字,写尽她对亲情、友情与爱情的永恒追求。
    没有人可以想像陈香梅那样的故事,它是以时代转折和中美社会的风云变幻作底子的。最近,《陈香梅回忆录》在香港首度发行。这位长期活跃在中美两国及海峡两岸间的著名美籍华人,在书中回顾了自己传奇式的生活与在美国主流社会的奋斗历程;“在情字上用笔”,可谓该书一大特色。陈香梅对《亚洲周刊》表示:只有真情流露,才能产生好作品。
    在该书首发式上,77岁高龄的陈香梅精神矍铄、浓抹重彩的妆容,尤其是刻意挑高拉长的眉毛,尽显女强人风范。她走上台说:回顾人生,颇有沧海桑田之感。她作为一个华人女子,在美国主流社会奋斗至今殊为不易,而在这过程中体会出“情”至为重要。正如她在自序中说的:“人的一生无论如何经历大富大贵,权冠四方,假如心中没有爱,生活中没有感情,那么一切拥有仍是空的。”
    她认为自己算是个幸运女人,因这一生深刻品尝到亲情、友情、爱情的真谛。抗战时期,曾在香港真光中学及岭南学院读书的陈香梅回到内地,成为中央社第一位女记者,她与美国援华第十四航空队司令陈纳德将军相爱,突破重重阻力于1947年结婚,当时,她22岁,陈纳德55岁。陈香梅说,那是一段“宝剑遗烈士,红粉赠佳人”的感情,除了夫妻之情、朋友之情外,她对夫君还有一种敬佩之情,她感谢他不远万里前来帮助中国人抗击日本,可以说,那段情是和爱国之情联系在一起的。
    结婚10年,陈纳德1957年因肺癌去世,那段生离死别的经历,陈香梅至今回忆起来仍充满伤痛。她说:“在夫君墓前栽种的一棵相思树,如今已经长得十分高大了。”每年,夫君的战友都要来华盛顿和她一起前往志哀,情景感人。虽然在她的寡居生活中,有过不止一位男朋友,但她不可能再婚,她早已将自己的墓地选择在陈纳德墓地之侧。
    这些年来,她参加活动的场所总是有一位名为郝福满的男士陪伴,众所皆知,这位身为中美航运公司总裁的美国人是她的男朋友。在她的新书首发式上,郝福满一抬手看表,台上的陈香梅立即意会到时间过了,停止了讲话,两人可谓颇为默契。
    与国共两党渊源特别
    陈香梅成为沟通中美及两岸三地关系不可替代的人物,取决于她与国共两党的特别渊源。回忆录记叙了她和陈纳德与蒋介石家人交往的情况,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对国共和谈的否定态度,书中也昭然揭示。
    书中透露,她对台湾的情怀是恩怨交杂的,有一例为证:1949年国民党败走台湾之际,它所持有的两间航空公司100多架飞机停放香港,十几架飞机飞返内地,为避免事态恶化,蒋介石请求时为民航空运公司董事长的陈纳德前往谈判,以便将那批飞机转卖总公司在美国的民航公司。在随之而来的官司中,由于国民政府没钱,陈纳德卖掉自己在民航公司的股票,将所得50万美元作为律师费,官司胜诉。后来,这笔钱一直无从追讨,不了了之。90年代,陈香梅接到台湾交通部一纸通知,要她交还台北住家的房子,令她颇有感伤。
    陈香梅与共产党也有难以分割的关系,她的表舅父是中共闻人廖承志(国民党元老廖仲恺、何香凝之子)。80年代内地开放,她接到廖承志一封邀请信,作为里根总统特使赴北京与邓小平会晤,回忆录记叙了会晤的详情与当时国际政治情况。之后,陈香梅又马不停蹄开始台湾之旅。她力劝蒋经国让台湾老兵回乡探视,取得中国政府默契。1989年,她组织一支包括台商在内的美国国际合作委员会经济贸易考察团,成为台湾对大陆商务活动的开端。
    陈香梅身份的特殊,可从邓小平的一句评价中显示出来:“美国有100个参议员,但只有一个陈香梅。”
    不坚强早就倒下了
    人们看到的陈香梅是风光的陈香梅,在《陈香梅回忆录》首发式上,陈香梅特意吟诵了一首中国古诗:“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她表示,所以怀有这样的心绪,因为一路走来波折重重。她举了一例,说明愁怀之由来:当年,她带台湾同胞去大陆,受尽责备,而人们看到的却是她受中国领导人接见的照片中的欢颜,其中苦楚,不为人知。
    “我这人坚强,有毅力,否则早就倒下来了,”她说。
    当年,陈纳德将军过世后,陈香梅带着两个女儿在美国社会度过一段凄凉的日子,她写了一本关于她和陈纳德恋情的书《一千个春天》,《纽约时报》评为1962年度十大畅销书之一。她的名字开始受美国人注目。她为进入美国主流圈子颇费一番心力,在乔治城大学工作时,她苦读美国历史,接受专业演讲训练。正式加入政坛可追溯一个小小的细节:当初,她在乔治城大学,按职位本该获分配的停车位,被一位白人下属侵占,这是明显的种族歧视问题。她对华盛顿政界人士说:“无论哪一党派,只要能帮我将停车
位要回来,我就加入它。”结果,共和党帮她讨回公道。
    不问政治永受歧视
    “我们不同种族的异国人在国外尽管在其他方面都有成就,但你不参予政治,就永远沦为第二民族,”陈香梅说。
    陈香梅曾帮助多位总统竞选,并被委任多项职衔,如国际难民事务委员会主席、美国国家银行25位董事中唯一的亚裔董事、美国少数民族委员会主席、罗斯福基金国际主席、国际合作委员会主席、美中航运总裁等。在回忆录中,她详细叙述了协助美国总统尼克松竞选的细节,及震惊世界的“水门事件”的蛛丝马迹。对尼克松总统的功与过,也有一番评议。她和亚洲一些国家,如韩国、菲律宾等国的领导人也有交往,这些皆记载在回忆录中。
    陈香梅深知盛名之累,她埋怨说,她平易近人,是一位很可以做朋友的人,如今负担太重了,很多人循着名气找她办事,争相请她担任一些协会名誉会长、学校名誉校长等,她没有办法一一兼顾。
    《陈香梅回忆录》,是她已出版的50多部中英文著作中的一部,她的其他传记性作品还有《一千个春天》、《往事知多少》、《陈纳德与飞虎航空队》、《陈香梅的故事》等,另外,她也写小说、散文,她的经历曾被拍成电视剧在内地播映。她说,下一步她会研究《红楼梦》,因为觉得它写情动人,“能够欣赏好的文学真是一种幸福”。
    在政治生命与文学生命交织中,陈香梅拥有无人可以比拟的生命力。
    图片说明
    
    ①《陈香梅回忆》
    
    ②陈香梅与夫婿陈纳德将军和两个女儿在一起
    
    陈香梅在回忆录首发式上与嘉宾在一起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