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阅读
  • 0回复

何大一抗艾滋迈进重要一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2-10-01

    【香港《星岛日报》9月28日报道】题:何大一抗艾滋有突破(记者 邝凯茵 杨惠芬)
    著名华裔艾滋病专家何大一再次在对抗这世纪绝症的道路上迈进重要一步。这位医学界翘楚成功地在人体内找到可有效抑制艾滋病毒的三种蛋白质。
    这项突破性的发现,不单为人类治疗艾滋病开辟新途径,更为研制“通行全球”的预防艾滋病疫苗,开拓重要的新领域。
    全球至今已有4000万人感染艾滋病,更已夺去2500万人的生命。早在80年代中,包括何大一在内的科学家已经发现,部分感染艾滋病(HIV)病毒的人当中,有极少数人最终不会患上艾滋病。他们长期带有病
毒,但十多年来一直没有发病,病情也没有恶化。
    有极少数不发病人士
    这群“非常”病人能幸免于艾滋病,全因他们的免疫细胞可产生某种因子,阻止艾滋病毒在身体内繁衍,也令对抗病毒的细胞数量保持与常人无异的水平。
    过去十多年,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一直锲而不舍地寻找这种潜藏于人体内的神秘因子,可惜一直未能解开“长期生存者”不发病之谜。
    经过多年苦苦追寻,这种“救世因子”的神秘面纱,终被这位医学界的权威人物揭开。现为全球最大艾滋病研究私人机构“阿伦·戴蒙德艾滋病研究中心”(Aaron Diamond AIDS Research Center)主任的何大一,26日联同旗下的研究队伍,在纽约公布这项极具历史意义的研究成果。
    可产生天然免疫力
    所谓“预防胜于治疗”,可惜过去有关艾滋病的研究成就,往往集中于临床疗法,而现时最流行、同样由何大一研发的“鸡尾酒”疗法,亦会产生极多副作用。是次突破性的发现,堪称研制艾滋病疫苗的里程碑。
    参与研究的华裔科学家张林琦博士在纽约的记者会上解释,这种或可拯救全球以千万计艾滋病患者的因子,其实是一组小分子蛋白质,名为“防御素1—2—3”(Alpha—De—fensins—1—2—3),更重要的是,这种蛋白质可由人体本身产生。凭借这蛋白质,人类可利用天然免疫力对付艾滋病。
    “我们正努力研究,如何将有关研究结果转化成新的医疗技术,以应用于病人身上。”
    何大一说:“现在使用的药物虽可拯救病人的性命,但却未能百分百铲除病毒,若要治疗艾滋病,我们必先将病毒彻底消灭,否则我们仍未达到目标。目前面对的困难,的确十分艰巨和严峻。”
    特异者仅百分之一
    未来十年,艾滋病的扩散中心将会由欧美地区转移到亚洲。除了一直被视为“高危地区”的曼谷和柬埔寨外,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亦首当其冲。
    一直致力研究艾滋病毒的香港大学医学院助理院长任永昌博士解释,在亚洲地区,拥有这种蛋白质的患者实在少之又少。他在柬埔寨进行研究时,亦发现这类“特异”的人数,只占患者总数的百分之一,在香港更从未发现有关个案。
    根据医学文献记载,在俄罗斯高加索地区的人士身上,发现这种蛋白质的机会则较大。
    病毒变种速率惊人
    任博士亦指出,艾滋病毒是十分“聪明”的病毒,变种速率快得令人难以想像,而各国的艾滋病毒的类型亦有所不同,例如在港流行的是A和E亚型,但在云南地区流行的则是C亚型。病毒的“极速”变种,令研究疗法时难上加难,“世纪绝症”最可怕之处亦在于此。
    何大一的崭新研究结果,针对的不只是欧美地区的艾滋病毒,亚洲地区的患者也同样受惠,也可更有效地阻止艾滋病在亚洲地区扩展。
    
    何大一(右)和张林琦(左)等研究人员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