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阅读
  • 0回复

中国政府创造优越环境海外人士回国创业成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2-08-30

    【香港《远东经济评论》周刊8月29日一期文章】题:回到祖国
    杨建(音)结束了长达18年的海外生活,回到中国创业。他将地点选在了杭州市的一处高科技园区,距离老家有45分钟的车程。现年40岁的杨建曾是一名教授,他说,这里不仅有风景如画的环境,还有许多同事和朋友。不过更重要的是,中国提供了绝好的鼓励措施。
    杨建从杭州市政府那里得到了8000美元的启动资金,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公司办公面积3000平方米,开业第一年,其中的750平方米免交租金,以后两年,租金减半(每平方米相当于85美分)。他说:“在亚特兰大,这样的办公环境可能要花三倍以上的租金。”
    这样的特殊待遇并不只是杭州才有。从北京到广州,地方政府给旅居海外的中国人提供了各种优厚的条件,从便宜的租金到较低的税额,千方百计吸引他们回到祖国。
    这让人回忆起20世纪90年代,当时,中国的经济特区为了吸引投资,承诺给予外国公司优待,只不过现在的目的不仅仅是吸引更多的美金。曾在国外工作过的中国人在科学和管理技术方面被视为宝库。杭州市人事局负责人胡建华(音)说:“他们能帮助那些没有出过国的人学到许多新东西。他们带回来了一整套新的思维方式。”
    杭州为了把自己的优厚政策传播到海外下了一番功夫,比如,开办网站、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刊登广告、在电视上作广告、在欧美报刊上登广告等。杭州市长还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一次访谈中大谈特谈该市的各种优惠政策。其他城市的做法也有过之而无不及。例如,北京中关村在美国硅谷设立了一个联络处。
    胡建华说,自从杭州市在2000年底开始实施吸引海外中国人的计划以来,大约有250人回到杭州创业。去年头两个月,回到中关村的有创业打算的中国人达2030人。其中有348人已经领取了营业执照。大约40%的新公司经营的是电子方面的业务,还有20%是生物技术方面。
    不过,仍有一些费用偏高。例如,在中国每度电要10美分,而在亚特兰大只需两美分。此外,为了解决审批、税务等方面的问题,还要花钱请政府官员吃饭。杨建说:“在这里,许多事情都是在饭桌上办的。”
    不过吸引海外中国人回来的不仅是资金方面的优待,还有国内的高素质人才以及一些前景广阔的行业。詹姆斯·高就是看中了后者。上海附近半导体业的广阔前景吸引了现年34岁的他。
    今年3月,在美国工作了11年的他来到上海,成立了自己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他从上海市政府那里得到了1·2万美元的资金。他说:“在上海,半导体业万事俱备。”他又说,政府提供的资金“表明了对归国人员的支持”。
    让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可能是吸引海外中国人回国的最好办法。自从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向外资开放以来,外国投资者纷至沓来,海外中国人也不例外。杨建的公司生产的是一种环保的生化物质,可以清除废纸上的墨水。中国的造纸量已经居世界第一,年产量达3200万吨。杨建预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产品的市场将不断拓宽。”而这足以让他留下来。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