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阅读
  • 0回复

绿洲·银沙·碧波 巴西有条“马拉尼昂床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2-08-29

    上帝偏爱巴西,似乎把天地间的一切都给了它,大概是不想遗漏任何自然景观,也给了它一片沙漠。巴西大地河流纵横,雨量充沛,森林覆盖率高达65%,居然能有沙漠?有,不过,这是一块十分独特的沙漠。
    湖沙相拥自然天成
    这片沙漠有个形象的名字,叫“马拉尼昂床单”,位于巴西北方马拉尼昂州州府圣路易斯市东边沿海一带。8月上旬,记者应马拉尼昂州政府之邀前往采访,同行的还有其他外国新闻界同行。当飞机在圣路易斯上空盘旋时,地面是绿色苍茫的原野和静静流淌的大河,谁能想到沙漠会与这无垠的绿洲比肩为邻呢。
    要想进入“马拉尼昂床单”,就得先从圣路易斯乘车去沙漠附近的小城巴雷里尼亚斯,再驱车三个小时来到一条大河旁。我们径直登上停泊在岸边的一条游艇。大河有个奇怪的名字,叫懒河,原来得名于其河面宽阔、水流缓慢因而给人慢腾腾、懒洋洋的印象。
    乘船顺河而下,傍晚时船泊于浅滩。又步行七八分钟,一个小村落出现在眼前。陪同把我们引进一个叫做“风之子”的旅馆。旅馆十分简朴,房间均由当地特产布里蒂棕叶苫顶,卧具还算齐全。天刚蒙蒙亮,我们就乘船出发了。
    船行不远,便在一个简易码头靠了岸。汽车在上上下下、坑坑洼洼的沙路上不停地颠簸了大约40分钟后,总算停了下来。这时,我才发现眼前不远处竟是一个高达几十米的白色大沙丘。一路劳顿瞬间消失殆尽,人们抄起相机和矿泉水瓶向沙丘跑去。
    喘着气爬上丘顶,脚下依然是白沙,平缓地伸展开去。远处坡底一个浅绿色的水泊映入眼帘,至少有三四个足球场大,在阳光下碧波荡漾。向左走过七八百米,再攀上一个沙丘,展现在眼前的又是一个湖,这就是有名的蓝湖,比第一个湖大得多,水色微蓝,晶莹清澈、闪闪发光。近看,湖中鱼儿戏水,清晰可辨。几只不知叫做何名的小鸟掠着湖面飞过。几名男女正在水中畅游,湖边白沙上有人躺着晒太阳。
    每两个沙丘间都怀抱着一个湖,而每两个湖都拥耸着一个沙丘。当地导游说,“马拉尼昂床单”就是这样从这里向北一直延伸到海边,南北长40公里,东西宽20公里,共有上千个沙丘和上千个湖泊。在这漫无边际的荒野中,孤零零地有两个小小的沙漠绿洲,分别居住着几十户人家,至今过着刀耕火种、采摘放牧、远离尘俗的田园生活。传说一个小村落里有些居民因皮肤缺乏色素而怕见阳光,所以他们总是借着月光干活,故被称为月亮人。
    沙丘一般高达二三十米,最高的约五十米。迎风面多是开阔的缓坡,细细的沙子被风扬起,像一袭轻柔的白纱在地面飘拂;背风面多为陡壁,棱角分明、形状诡异。或丘顶,或湖边,时见耐旱植物倔强地挺着绿叶。
    原以为太阳照射下的沙漠会烫脚,却未想细腻温暖的沙子踩在脚下十分舒服。原来此地气候温和,全年最高气温在二十六七度到三十三四度之间,阳光虽然灿烂,但却不是骄阳似火。更兼大西洋上的海风从东北面向“马拉尼昂床单”频频送爽,不待阳光烤热沙子时就把热气吹散了。
    湖泊是积蓄雨水而成,当地每年12月至次年7月为雨季,天天有大雨,旱季也不时有雨下,而这个沙漠的沙粒极细,渗透性很弱,故许多湖泊常年不涸。如蓝湖雨季深三米多,旱季也有两米半深。湖水因湖底水草颜色和阳光折射周围植被等缘故,呈现不同的色泽,很是好看。大概因为沙漠里的湖泊难能可贵,人们都赋予它们好听的名字,如爱情湖、希望湖等,还有一个大湖因终年盛产淡水鱼而得名鱼湖。
    默立于荒漠,在这广袤静谧的时空中凝神注目,天高地远,孑然一身,一种融入大自然的安宁和惬意油然而生。 
    “床单”一路铺向大海
    巴西这片唯一的沙漠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这是我们此行中始终不解的谜。看来巴西研究机构尚未对此进行过深入的科学考察和研究,因此尚无权威的结论,于是便众说纷纭。
    州府的一位职业导游广学博识,多才多艺,时而引经据典,时而吟诗放歌。他引证的一种说法是,当初地球分裂成现今这几大板块时,在马拉尼昂外海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沉积层。后随着海水下降,沉积层上升,经海流不断冲刷产生沙石,再经长年风化积沙为丘。另一种较为流传的说法认为,该地区的众多河流把各流域的大量泥沙裹挟入海,受海流阻滞,再被海风吹向陆地形成沙丘。各种各样的信息中至少有一点很少听到异议,即“马拉尼昂床单”以每年20米的速度向大西洋扩展。
    “马拉尼昂床单”处在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中。马拉尼昂州习惯上被划归巴西东北部,而论环境体系该州西半部已属于亚马孙森林。全州境内河如网织,两条水势漭漭的河流如双臂从东西两面将“马拉尼昂床单”揽入怀中,河两岸生长着大片大片浓密的红树林。南面广阔的沙壤平原上遍布棕林和灌木。终年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年降雨量1700多毫米,是撒哈拉沙漠的300倍。这个独特的生态系统造就了这块独特的沙漠。
    坚持特色开发有度
    巴西联邦当局颁布法律设立了马拉尼昂床单自然保护区。这个自然保护区既是生态殿堂,又是旅游胜地,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无限商机。这里集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和探险旅游于一身,颇具诱惑力,但其旅游价值被人们所重视也不过是近几年的事情。
    然而,马拉尼昂人从巴西本国和外国的破坏性发展的失败经验中吸取了教训。采访中记者有两个深刻印象,一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一是坚持自身特色。
    在“马拉尼昂床单”,可持续发展并非一句时髦口号。在制订根本方针时就确定,“马拉尼昂床单”要发展有选择性的旅游,决不盲目追求游客数量,以避免掠夺性旅游开发。为此,当地严格控制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和严格保持适度发展。自然保护区内不拟建设公路、桥梁、港口等工程,不得建造三层以上的楼房,旅馆应以横向建筑物为主,每个旅馆不得超过80个床位。目前“马拉尼昂床单”内旅馆设施共有300张床位,每年接待1·5万游客。当局规定,到2010年,床位数量不得超过600张,每年接待游客数量不得超过20万人。
    快艇和毛驴,赤脚涉水和信步白沙,坎坷的沙子路和癫狂的越野车,荒漠远足探险和湖畔捕鱼抓蟹,是“马拉尼昂床单”旅游的特色;夜宿于自行发电、打井取水、草庐幽径、情浓意笃的荒野旅店,也是特色;在维持原始性手工劳作、基本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与拥有卫星天线、现代家用电器的家庭生活相结合的江边民舍中做客,也是特色。凡此种种,都将原样保留。
    陪同说,这是马拉尼昂旅游当局的承诺,不仅为了当代公民,更是为了子孙后代。
    承蒙接待方的周到考虑,我们从沙漠边城返回州府时有幸乘坐小飞机飞经沙漠上空,领略了这一独特景观的全貌。上千个沙丘和上千个湖泊相间排列,连成浩瀚一片,宛若一条条散开的巨大的彩色床单当空飘舞。凭窗俯瞰,谁能不叹:哦,好一个千湖沙漠!(摄影 陈家瑛)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