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入世后中国的新变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2-08-29

    【《日本经济新闻》8月27日文章】题:入世后中国的新变化
    中国的经济政策在朝“内外无别”的方向转变。中国政府正在加紧健全司法制度,同时准备减少对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此外,中国还在积极扶植新产业。这是因为,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外资企业的对华投资热骤然升温。
    健全司法制度
    “我们胜诉了。在法院的判决下几乎全部收回了债权。”一年半前状告不支付货款的中国企业的日本贸易公司法律代表惊讶地说:“过去,即使起诉中国企业,也是败诉的结果,只能忍气吞声。”
    最近,在华投资企业胜诉的案例不少。7月底,香港一家唱片公司在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判决中胜诉。法院作出的判决是,制作、销售香港当红歌手陈慧琳盗版CD的中国3家唱片公司赔付29·6万港元。
    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8月作出判决,未经许可使用雅马哈发动机商标的港田集团支付赔偿金90万元。
    据说,这是香港企业和日本企业迄今在与知识产权有关的判决中获得的最高赔偿金。中国法律界人士透露:“日本一家银行和中国一家租赁公司关于债权问题的官司,近期将作出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日方要求的判决。”
    自去年底入世以来,在“既然要实现经济一体化,司法制度就必须与国际接轨”这一“外压”下,中国正在加紧实现司法制度现代化。为了提高法官的素质,中国今年举行了全国统一司法考试。在上海设有事务所的一位律师说:“中国还改善了法院的组织结构。”在日本、美国和欧洲进修过的中国律师人数也在增加。
    据说,中国国内涉及知识产权的法律纠纷已经由1998年的1048起增加到了2000年的1496起,两年时间增加了43%,而且几乎都是中国企业之间的官司。急功近利的中国企业增多,它们仿造国内著名品牌的香烟和啤酒产品。如果对此置之不理,那么就不能确立走向国际市场的中国品牌。
    中国领导人签署的《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将于9月15日生效。中国已经开始认识到,要实现经济发展,健全司法制度不可缺少。
    加大征税力度
    “中国改变了税收规定,自己公司的股票分红也有纳税义务。”8月5日,美国微软公司的中国法人宣布,由于上一年的收入申报有漏报,追缴了5100万元税款。
    中国加大了对外资企业征税的力度。截至7月中旬,在北京设有办事处的3200家外国企业代表接受了收入情况调查。北京市税务部门指出,1/3的收入申报有漏报,追征了6356万元人民币的所得税。
    有人预测,中国政府将从2003年起把迄今15%的外资企业法人税率提高到25%。与此同时,中国企业的税率将由33%下调到25%。随着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准备实行“内外无别”原则,大幅减少对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鉴于入世后下调关税,预计中国今年的关税收入将减少600亿元。
    扶植民族产业
    对华直接投资因中国入世而急剧增加。1至7月的实际投资额比去年同期增加22%,为295·42亿美元。由于这会直接导致税收和就业机会的增加,因此,地方政府拼命招徕外国企业。
    上海将实施“上海国际汽车城计划”。将以在2010年竣工为目标,在距上海市约20公里的西郊开展供世界汽车生产厂家考察、参观的城市建设事业。
    提出这一计划的上海国际汽车城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断言:“上海国际汽车城将成为东方在汽车生产和出口方面的中心。”上海市政府的目的在于建设超过汽车生产大国日本的“东方底特律”。
    为了不至于被蜂拥而至的外资所吞并,中央政府采取了限制措施,比如为合资企业的数量和出资比例设定上限,在基础产业方面也抓紧扶植民族产业。
    8月20日,华晨金杯汽车公司(沈阳市)开始推出“中华”牌新型轿车。它是中国自国有企业第一汽车制造厂(长春市)在1958年生产出第一代“红旗”牌轿车以来首次生产的真正的国产轿车。
    华晨集团在20世纪90年代相继并购了几家国有零部件生产厂家,并通过同美国通用汽车等公司开展商用车合办事业积累了实力。从明年开始将同德国宝马汽车公司共同开办轿车事业。据商界人士透露,“一直支持华晨集团发展合办事业的是中国财政部”。
    在家电产业方面,中国政府通过限制外资参与国内销售等措施,扶植了海尔等能够同外国企业进行对抗的民族产业。学到了外国技术的中国企业,把中国建成了生产世界上最廉价产品的工厂。苛刻的价格竞争,使外国生产厂家难以在中国国内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
    中国在招徕外资的同时,努力扶植民族产业。在外资的流入因入世而加速的今天,中国将以国内外企业的融合与竞争为杠杆,积极发展汽车和扩展到高技术领域的产业。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