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阅读
  • 0回复

汉堡港货如轮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2-08-01

    汉堡港的年货物吞吐量约为470万个集装箱。在汉堡港的集装箱码头上看不见一个人,一切运作都由电脑指挥,装卸一艘巨型货轮仅需几小时
    【德国《明镜》周刊7月1日一期报道】题:繁忙的汉堡港和集装箱运输
    高效率奇迹
    汉堡是德国第二大城市,也是德国第一大港,被誉为德国通向世界的门户。从前这里还是一个小渔村,每天听到的都是鸡叫。现在这里再也听不到鸡叫了,活跃的是另外一些“动物”——高大的起重机沿着汉堡港的码头堤岸不停地移动,把集装箱从巨型货轮上取下。
    在起重机的身后,隆隆作响的平台已经在等候“猎物”。所谓“平台”是指由柴油机驱动的集装箱运输机器人。在无人驾驶的情况下,它们按照地上标好的电子标线朝起重机身后码放着集装箱的巨型仓库驶去。在仓库里,同样由一台无人驾驶的起重机将集装箱从运输工具上卸下,再整齐划一地码放到一起。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如此广阔的空间内居然看不见一个人。这就是由汉堡港口和仓库股份公司建立的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集装箱码头。
    新建的汉堡港集装箱码头的第一期工程目前正在紧张进行之中,它体现出高效率的奇迹。而以前的汉堡港完全是另外一种景象:成千上万的装卸工人弓着腰扛着沉重的麻包奔命于货轮和仓库之间。那时装卸一艘货轮往往需
要好几天甚至几周时间,而现在仅需几小时。
    与时间赛跑
    汉堡港的一切运作都是由控制中心的电脑指挥的。在电脑的指挥下,运输工具在货轮和仓库之间穿梭游动,装卸货物,将20吨重的集装箱码放到货架上。
    汉堡港的日常运作都是高速度,堪称是与时间赛跑。当一艘巨型货轮停靠汉堡港时,一下子要卸下6600只集装箱,而且还必须在24小时之内卸完,否则船主每天要向港方支付将近4万欧元的停泊费。
    汉堡港控制中心还掌握着全球航行的集装箱货轮的所有数据,例如每艘货轮的装载计划、启运港口和目的港口等。
    当货轮抵达汉堡港后,港方被及时告知,货轮甲板下的集装箱由卡车运走。当卡车司机来到码头时,他立刻得知他要装运的集装箱码放在第18区。
    无论使用卡车还是无人驾驶的运输工具,整个运行过程全由一个人在控制中心用电脑掌握和监控。也只有这样才能跟得上世界航运业的迅猛发展。照现在世界航运业的发展势头,到2010年前,汉堡港的年货物吞吐量将
比现在的470万个集装箱翻一番。
    管理是关键
    汉堡哈帕格—劳埃德物流集团指挥调度在全球运行的35万只集装箱。每只集装箱都可以说是一家小公司,只要不间断地运输肯定利润丰厚。但是一旦运行计划出现丁点差错就可能让生意泡汤。哈帕格—劳埃德物流集团董事京特·卡斯延斯说:“如果我们让一只集装箱在陆地上空驶500公里,那么它全年的效益就完全丧失。因此我们在接货前必须考虑好回程运什么。”
    以前也根本不可能考虑得这么细致。在因特网出现之前,货物运输淹没在托运单、载货清单和各种账单之中,一份运输合同往往需要将近50份文件。现在哈帕格—劳埃德物流集团通过因特网随时都能了解到每艘集装箱轮正在何处、往何处航行、运的是什么货物等,并且保证每艘集装箱轮在完成一次运输任务之后立即投入下一次航运。
    随着时代的发展,那种仅靠坐等定单上门的陈旧的经营方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物流业应面对现实,敢于承接艰巨的任务。例如卡尔施塔特百货集团现在销售的商品种类已经接近50万种,与世界90个国家的5000家供应商建立了供货关系。对它来说距离的远近根本不再是问题,运输部经理施特凡·格雷茨说:“不管是泰国还是意大利都无所谓。”但最关键的是管理与监控。
    商品的流动是很难预测的,有时因为种种原因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不能准时到货的情况,所以过去商人都作60天甚至更长时间的商品储备。今天的情况已经与以前大不同了,顾客所购买的只是自己真正要买的,商家进的货往往也是人们真正需要的。谁要是盯住整个运输环节,他就不再需要库存。
    
    集装箱装运
    
    空无一人的转运码头
    
    高架仓库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