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阅读
  • 0回复

理财自己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2-07-21

    许多人总是相信专家比他们懂得多,结果却发现并非如此。求教专家要像雇用水管工或电工那样:只让他们干一样特定的工作。股票投资者可以就总体或自己不太精通的方面咨询专家的意见    
    【美国《福布斯》双周刊6月10日一期文章】题:我相信自己 (作者 布里吉德·麦克梅纳明)
    做个人理财的DIY(do—it—yourˉself)有两大理由:其一关乎钱财———一个顾问管理100万美元的资产一年收费就要1万美元;其二关乎时间———即使雇一个专业理财人,理财计划也还是会占去你相当多的时间。要很好地理财就意味着要花时间考虑自己承受风险的能力、事业的发展、退休计划、税收以及家庭情况。只要是诚实的顾问都会承认,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别人代为理财。
    繁忙人士如何有效地理财呢?以下是几点建议:
    ●抽时间 41岁的管理顾问马克·祖法生活非常繁忙。然而他还是抽出时间管理自己的资产。
    祖法每年的家庭开销限制在7万美元,这样他可以省下6位数薪水的大部分,其中一大部分存作女儿上大学的基金。其余的存入一个交易账户进行投资。
    以前祖法投资共同基金,依赖基金经理人帮他生财。但如今他不抱幻想了,因为他的两种基金近两年都不乐观。
    现在他主要投资于个股,并自己进行研究。不管在哪里,他每天都要查看股票情况。在前两年的熊市中他仍有平均6%的收益,此前的收益则达到12%至15%。
    精明的投资帮助他将14万美元的住宅换成了50万美元按他的要求建的新房,只用了18万美元的抵押贷款。
    ●利用资料库 凯瑟琳·耶伦看起来并不像个善于理财的人。这位32岁的销售经理加兼职演员对父母帮她买的股票从来不感兴趣。但自2000年订婚后,她决定为家庭的未来作打算了。
    她学习股票方面的书籍和课程,并开始管理自己的股票。在熊市的情况下,她的业绩至少要好于标准—普尔500指数:2001年她亏损10%,而指数亏了12%;今年她亏损3%,指数则亏5%。她仔细钻研投资网站、公司网站和年度报告,画出公司销售和收益的图表,估计可能的增长。
    ●别被专家吓倒 许多人开始总是相信专家比他们懂得多,结果却发现并非如此。39岁的丹尼尔·赫勒就是这样的例子。
    1993年他首次投资股票就净赚了25%,远远超过标准—普尔500指数10%的收益率。然后他把自己的软件公司以1000万美元的价钱卖了出去。这样他有了一大笔需要投资的资本。这时摩根—斯坦利公司提出以1%的佣金帮他进行投资。为了比比自己和专家的能力,他将一半资产交给摩根—斯坦利,自己管理剩余的一半。结果如何?一年后他挣了10%,而专家亏了5%。
    ●作些改变 如果父母为你置下了并非对你长远有利的信托基金,不必觉得受到了限制,70岁的斯坦迪什·史密斯如是说。他和妻子琼现在的生活来源是琼的母亲1977年在梅隆银行为她留下的现在价值1000万美元的信托基金。一旦琼去世,本金就要归他们的两个儿子所有。斯坦迪什一直担心如果琼先去世,他就无法负担50万美元的大房子,并且要靠孩子的接济过日子。
    基金每年仅付给他们利息和红利收入的1%,从未超过15万美元。后来他们发现可以将这笔信托基金转成一种全额回报联合信托基金,每年可拿到3%—5%的回报。2000年他们说服梅隆银行做了转换。
    ●寻求帮助 自己理财并不意味着永远不向专家请教。但不同的是求教专家要像雇用水管工或电工那样:只让他们干一样特定的工作,尤其是在税收和保险方面。股票投资者可以就总体或自己不太精通的方面咨询专家的意见。
    甲骨文公司的软件开发经理霍华德·科恩在投资方面就是这样做的。科恩是万事不求人:除了自己理财,他还动手做家具,帮墨西哥穷人造房子,“我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做”。
    他当然不会让别人来帮他照管财产,但他会随时征求专家的建议,尤其是在收入和财产增加之后。这样他认识了咨询顾问理查德·钱伯斯。
    科恩每年两次就一系列问题向钱伯斯咨询,付给他的酬金是每小时140美元。两年前,科恩对怎样投资炒股挣来的一笔钱举棋不定。他准备留一部分钱以备退休之后用,又不想将大部分钱都投入股市。
    钱伯斯给他的建议是一套“债券阶梯”计划,买6种债券,第一种1年后到期,第二种两年后到期,依此类推。每种债券到期后,将收益重新投资更长期的债券。这样到退休时就有足够的长期到期债券保证稳定的收入了。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