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阅读
  • 0回复

美国文化缺乏‘耻’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futa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02-06-29

    【中央社纽约6月27日电】欧洲人看美国企业最近一连串主管造假自肥丑闻,或许正如亚洲人看日本经济巨人的一蹶不振一样,暗自窃喜。可是心中也明白,人家过去的成功有其道理。
    过去几十年来,外国人勇于投资美国,主要就是看上它开放透明又负责任的企业模式——既然经营得体,获利又佳,何乐不为?如今,这个别国乐于仿效的模式,居然成为耻笑的对象。
    所谓“美国模式”,内容包括赤裸裸的竞争、好勇斗狠式的扩张并购、高度的公开,以及对表现优异的主管极度优厚的犒赏。
    意大利电信公司前董事长罗西直言,美国文化就是缺乏一个“耻”字。“在美国,如果一个首席执行官做错事(偷公司的钱),不会被认为是小偷。这是一种道德之癌。”过去,大家认为美国式的会计标准是企业界的黄金准则。安然、世界通信公司等丑闻爆发后,欧洲人认为美国式的公司帐目太复杂、也太容易动手脚了。
    其实,美国公司公开、分层负责的做事方法,大致而言,即使不优于别国,仍至少和别国没有两样。美国自己的观察家,由各报社论可知,认为问题不在经营理念本身,而在“那些刻意扭曲公司业绩的人”。
    欧洲公司,如维旺迪环球公司和德国电信公司,也都有虚报资产、遭受投资人批评的丑闻。不过,德国、意大利等国,大公司受到法律保护,不像美国公司那样容易受到跨国公司的并购,主要也是为了保护投资人。
    在日本等国,宣扬改善公司管理的人本来很羡慕美国式的管理,因为首席执行官等主管要为业绩负责,不行的主管很快就会被董事会赶下台换人来做。现在,美国式管理出了这一大堆问题和丑闻,反对改革的人可有理由排拒甚至嘲笑所谓“公开”与“负责”了。
    西欧国家过去十年也纷纷被美国式的管理吸引,到华尔街上市股票,筹集资金,进而根据美国法律规定,要定期提交报告。
    欧洲人发现,有些美国的法律和规定会让人望而却步。保时捷公司一直不愿意到纽约证交所挂牌,理由之一就是每季都要公布业绩,公司主管担心,这样,他们会变成“短期压力的人质”。
    美国公司主管的薪酬办法,尤其是动辄百万千万美元的股票期权,也是欧洲企业主管以为不妥的一点。
    德国企业还抗拒美国的并购哲学。欧盟想立法引进美国式的并购理念,为的是逼迫公司对投资人更加负责,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带头反对,理由是,大吃小只会造成不公平的竞争环境。
    美国制度最让欧洲人诟病的是,会造成企业主管只遵守法律的文字,却违反其精神———按英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长魏曼的说法,美国公司的主管只管在文件上每一个“是”“否”的空格打勾就好,不必做健全的判断。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